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建文天下 > 第七十章 无能

第七十章 无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后盛庸围攻通州和朱棣在保定城下消失的军报传来,王度和刘璟建议警告盛庸,防止朱棣的突然袭击,另外也要小心蒙古人的突袭。他们商议之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在兵力匮乏和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朱棣有可能再次与蒙古人合作,一旦两军合流,前出通州的盛庸部就会非常危险。

朱允炆不是很认同二人的结论,觉得朱棣是刚烈之人,怎么会抛弃祖宗和蒙古人合流?但二人却反驳说,朱棣连谋反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再者开平、大宁的蒙古军与之早有默契,不排除其进一步合作的可能。在二人的强烈建议下,朱允炆命令盛庸严防偷袭,如果通州不可为,则迅速撤至直沽,待运河解冻后再北上。同时朱允炆命令平安夺取保定,打开北平的南大门。

通州。

盛庸围攻通州五日后,就将大营收缩,集中于西南方向。北上攻取通州的结果非常出乎他的预料,本以为可以迅速攻克的小城却挡住了他十万大军的脚步。虽然心里有一种念头,坚持下去,通州必破,但理智告诉他,平安是对的。当初在沧州和平安会面时,平安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朱棣的骑兵,之后雄县、沧州的失利也证实了平安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盛庸一心要与平安竞争,但正因为如此,对他的话更不敢等闲视之。

按照他的预计,最多三天,保定的朱棣就会得到消息,如果日夜兼程,朱棣两天内就会赶到通州,加上其休息时间,只要超过六天,那么朱棣就很有可能游弋在自己周围。所以盛庸在五天后就收缩大营,并把侦骑派到了北平附近,同时派人联络平安,告知自己此时的处境。

建文二年二月六日,盛庸撤围南下,得益于四轮马车的推广,其撤退速度也很快。二月七日抵达香河,二月八日抵达直沽。

可是很快盛庸就后悔了,他一直待到二月十五日,朱棣也没有出现,而通州城则从北平获得了支援,稳固了城池。

待军报传达到京师时,朝臣多认为盛庸怯战无能,纷纷上表弹劾,建议将盛庸撤职查办,东西两个战区合并,统归平安指挥。

因为二月十六日,朝廷得到奏报:平安克保定,杀孟善,只走了陈瑄。

建文天下

建文天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