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崭新的命题(1 / 2)
黄瀚已经选定了第二家连锁店的所在城市。
他认为扬州是个好地方,在那里拥有一个一二百平方米的“新风服装店”值得期待!
明年春天就让玉儿去找合适的房子。
老话说过了中秋,年就快了,不知不觉中时光齿轮进入一九八三年。
太州的“新风服装店”试营业五天后在元旦这一天正式开张,店里雇佣的五个营业员都是来自三水县刘庄镇。
店长是从总店调去的,玉儿负责两家店,可以两头跑,服装店的楼上都有仓库和宿舍,玉儿都给自己留了床铺。
农村姑娘进城打工并不在意离家究竟是十五里还是五十里,反正都不可能天天回家,只要能够解决吃住就没问题。
这也是黄瀚坚持要翻建成楼房的原因之一,不能解决住宿问题,就得雇佣当地人,不方便玉儿的管理。
人都欺生,店里的四五个营业员都是本地的,那会服初来乍到的店长?用本地人当店长,说不定玉儿就有可能被架空。
曾国藩的湘军为什么能打?乡土观念其实是很重要的!
在小地方发展跟在大城市截然不同,此时小地方的人排外意识很严重。
黄瀚发展的思路是先培养亲人、身边人,再发展家乡人,到了一定规模,手上有了一批可用之人时,才会不拘一格招募员工。
新店开张大吉,日营业额创造了突破一千块钱的记录,乐得玉儿手舞足蹈。
黄瀚叮嘱玉儿,不管生意好坏,都要坚定不移走精品路线,“新风服装店”的衣服可以贵,不可以有任何质量问题,坚决执行三天内无理由退货。
玉儿崇拜黄瀚,当然是言听计从,况且她已经摸清门道,同样认为好货不愁销路,做生意完全靠廉价只会越做档次越低。
元旦过后,黄道舟很意外地接到了县委打来的电话,不是沈建华找黄道舟,而是档案局局长秦淑珍请他来办公室一趟。
原来是沈晓蓉二叔终于等到了一个离西湖直线距离不超过三里的院子,建筑面积二百多平方米也是个二层小楼,但是院落有二百平方左右。
沈建国跟人家谈了价钱,最后的底价是房主净得两万二千块。
沈建国看过这个院子,在电话里告诉嫂子,如果自己有两三万块,肯定毫不犹豫买下这个稀缺的徽派院落。
因此秦淑珍连忙通知黄道舟来办公室当面问问。
黄道舟这段时间听黄瀚说得最多的就是买房子,耳朵里都快听出茧子了。
他至今都记得总是波澜不惊的儿子见到他拿回家两本沪城房产证时的惊喜表情。
当时黄瀚就说了,保住沪城的这两处房子,就足以让一大家子吃喝不愁富足一辈子。
黄瀚真不是说瞎话,这两处房产在二零二零年至少价值七八千万,甚至于是一个亿往上。
见秦淑珍问自己拿得出两万多块钱吗?是不是真决定了在杭城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