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九转(1 / 2)
常不为如醉如痴的读着《难经》,一字一句的读,一遍又一遍的读,每读一遍,都有崭新的体会,再读一遍,还有更深的理解……
常不为一连气就读了九九八十一遍!
就在常不为读完九九八十一遍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感觉出现了:刚才那些认识,感觉,体会,理解统统没有了,这些所有的意识都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
每一个活在常不为脑海里的人就是《难经》里的“一难”,八十一个“难”人就这样活了,成为活在常不为脑子里的一部活的《难经》了。
这个“九”字,在华夏一直就认为,“九”乃为数之极,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所以,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之位。帝王称“九五之尊’”。
与九有关的还有:
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
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
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间半。
燕京广场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
华夏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个钉。
这个“九”,对于老百姓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重要的中药要九蒸九晒;小孩子从小到大要经过九蒸九变;道家炼丹要九转……
所以,常不为在读完九九八十一遍《难经》就是经过了九个九转,这才真正的把这部《难经》印在了脑子里,老百姓俗话说就是“学活了”,而不是真的有八十一个活人在常不为的脑子里,接下来,常不为还要把这些已经“学活了”的知识“用活了”,那才算是达到了陆老师的要求呢。
要不然华夏的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怎么就不多不少就是设置了九九八十一难呢?就是因为只有经过九转九变才能取得“真经”到手,修成正果。
现在的常不为,所差的就是实践了,在理论上,常不为已经算是修成正果了,毫不逊色于国内的国手名医了,因为哪个国手名医也不敢说对《难经》这部中医界的名典倒背如流吧?也不敢说活灵活现的使用《难经》中的任意一“难”吧?而常不为就能。
在“用活了”这一点上,那就得靠亲手操作才能实现了,还得靠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够真正的成为悬壶济世的明医良医,这也是常不为当初的愿望之一,算是不忘初心吧。
那边简志钧和蒋纫媚请那个7003的刘主任也已经喝的差不多了,简志钧请刘主任,那是有着深远的目的的。
这个简志钧呢,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投资商”,他本名刘一品,接受窝岛笠凤局的训练之后,通过洪涳转道进入华夏深墟,化名郑子真,暂住五羊市。
这个郑子真来到华夏的主要目的有这么几个,一是寻找一个落脚点,二是打探中国的高新技术状况,三是策反发展实现常凯申遗愿的潜伏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