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陈年旧事(1 / 2)
在平昌王还是七八岁的时候,宫里太医院与赵太医有一交好的怪人,与赵太医一般,虽娶妻生子,看起来遵守这世间的公序良俗,可他和赵太医彼此知己,他们都知道对方是如自己一般的怪人。
他们医术精湛,都有资格做太医院的院判,可是谁也不愿意去争夺名誉富贵,一心只扑在钻研医术上。
两人虽然没有利益纠纷,可是医术上却是谁也不服谁,表面总是不和,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知道,他们是惺惺相惜的。
后来这位孔大夫却一夜之间消失在宫里了。
有人说是因为他给大皇子用错了药,导致大皇子痴傻,因此畏罪潜逃了。也有人说,是他被皇上赐死,因此不见了。
不过一个太医的消失并没有出现多大的波澜,大家当时很快把重点放在了大皇子变成傻子的事上,去投入势力纷争了。
当时平昌王也没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皇上为大皇子的变故十分头疼,彼时宫里原本大皇子和三皇子抗衡的场面一度倾塌,皇上不得不着重提拔他。
本来他与孔太医也不太相熟,只是见过几面,经常听赵太医在背后骂他是疯子罢了。
因此今日见了,孔大夫年岁渐老,相貌有变,平昌王没有一眼就认出来。
还是凌霄霄夸赞他时,他不自在的表情让平昌王主意到了。
若说孔大夫有什么怪癖,就是别人在夸他的时候,他会笑得十分尴尬,好像别人在骂他一样。
一开始平昌王还不敢确定,可是仔细看了看他,逐渐从他脸上沟壑的皱纹里看出来他的面貌时,平昌王便认出了他。
“你真是像他们所说,是畏罪潜逃的?”平昌王的语气里没有疑问,反而有一丝希望得到否定答案的样子。
孔大夫动了两下嘴唇,没有说话。
平昌王知道这其中有曲折,孔大夫定也是背负了很多,便没有追着问,只是道:“你今日现身至此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怕我捉你回去?”
孔大夫还是没有说话。
不知为何,平昌王看着孔大夫,总觉得他不像是那种会卷入纷争的人,他当时出走,定是有别的他认为值得的原因。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方才一心帮自己治病的态度,就比太医院那些各怀鬼胎不温不火的太医强之万倍。
因此见孔大夫局促地不知如何作答,平昌王也不打算追问,只是笑着道:“罢了。只是本王十分好奇,你为何一下子就能将本王平日里吃的药猜个不离十,还能这么巧,仅凭药的味道就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说到这个,孔大夫终于开口了,而且十分愿意相谈的样子:“王爷这头疼的毛病和皇上十分相像,原来我在太医院的时候,和赵太医那个老不死的打赌,谁先制出来治头疼的良药谁就赢了。只是医术如做人,总有想不到不完美的地方,皇上那头又催得紧,我们最后不得已合力研制了这种药,其中那味我说不能多吃的药,还是我碰巧在山上发现的。”
平昌王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位孔大夫这般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