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前世(12)(1 / 2)
自那日之后, 太后命谢窈在宫中主持藏书阁的修整,又调拨了一批宫女给她,命她主管整个藏书阁。
即虽两方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但这无疑是摆脱斛律骁与其母慕容氏束缚的好机会,谢窈应下了,回去后, 又同丈夫提了此事。出乎意料的,他没有拒绝。
他只嘱咐她小心皇后郑氏, 不要贸然用宫中的餐食,并想办法为她在藏书阁设了个小厨房, 安排了自己的人进去,又命青霜贴身侍卫。
如是一来, 谢窈有了机会入宫,一旬之中,倒有五六日待在东观藏书阁里。而这期间, 斛律骁每日都会来阁外接她, 一时间,魏王夫妇和谐的佳话传遍朝野。
先时,太后曾将她有关《尚书》真伪的议论分发给洛阳城里的诸位大儒,但未言明她女子身份, 众儒者由此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终的结果多为认同。太后始才信服, 命她主持《尚书》的修订,又命儒学世家谯国嵇氏从中襄助。
那谯国嵇氏却有一小公子,年方十八,自愿拜在她门下修读尚书。北朝的男女之防还未有南朝那般死守严防,而太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 竟也同意了。
对此,斛律骁虽然不悦,但事情既定,见妻子应允,到底未有反对。
……
冬去春来,时光飞逝,日子转眼即到了她入北齐的第三年,兴平九年。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朝廷要举行御驾亲耕和亲蚕礼,魏王府里,天刚蒙蒙亮时斛律骁便起来了,谢窈服侍着他换上朝服,为今日陪伴皇帝前往东郊进行亲耕礼做准备。
最后一块玉佩在腰间系好,谢窈又很自然地替他理了理胸前的衣襟。手却被他握住,惊觉她微凉的温度,斛律骁拉着她手置于唇边呵了呵,柔声道:“今日是,恐怕来不及接你,就只有你自己回来了。”
谢窈点点头,又是一如往昔地低着眉不看他。斛律骁又道:“也真是难为你了,修书那样辛苦,又要常去宫中,和官员当值也没什么两样。要不我去替你回了太后,不做了吧。”
她轻轻摇头:“妾喜欢的。”
“那我去请太后,让你在府中修书呢?就不必每日晨昏定省地往宫中跑了。”
谢窈沉默了一晌,细声说:“妾没什么的,总在家里太闷,妾也想借着修书之事,多出去走走。”
语罢,又是沉默。
几番的试探皆落了空,斛律骁看着她波澜不惊的眉眼,心中微微失望,却是佯作不觉地一笑:“也好。总之,你一个人在宫中要多小心。”
语罢,大掌在她肩头轻拍了拍,越过她出去。谢窈迟疑了一瞬,莲步轻移,送他至了门口:“妾恭送大王。”
从院子里出来,十七等已等候在门口。他随口问了句天时,这时十九匆匆上前,递上一封书信:“殿下,南朝的情报到了。”
他脚步稍停,拆开一看,神情却僵住了。
是潜伏在南朝的探子发回的。原来当年寿春一战,陆衡之并没有战死,被他们下葬在寿春城南,三日后,梁人掘开坟墓,将“尸体”偷走预备重新安葬。
陆衡之就此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但他伤得极重,又短暂地失去了记忆,在农户家中将养了一年才好。
此后,陆衡之回到建康,秘密与其父联系。后来不知怎的却泄露了消息,叫皇帝知晓了。
他死而复生的消息对于南梁朝廷不是喜讯,却给梁帝埋下了一粒怀疑的种子,梁帝开始怀疑寿春一战是他与北齐私通,故意输掉,加之其父性情耿介得罪宫中宦官,在宦官的谗言之下,梁帝以莫须有的罪名秘密处死了陆衡之的父母,又派人前去捉捕他。
陆衡之迫不得已出逃,眼下,就快进入北朝境内了。
没死。
斛律骁看着那方书信,皱了皱眉。
是天意吧。他军纪甚严,从无有人敢瞒报军情。偏偏当日梁人盗墓之事却被瞒了下来,否则又何至于如今才知晓。
不过,寿春既破,他也不是很在乎陆衡之死没死。抛去国家之别,他也敬重这个宁死不降的对手。
只是,窈窈若是知道了他还活着,又会如何选择。
“殿下,要给王妃看么?”十九面色沉静,心里却有些担忧。
王妃一直备受太夫人猜忌,原因便是殿下杀了人家前夫。实际莫说是太夫人,便连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很是担忧。何况,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王妃对王上态度冷淡,根本不是正常夫妻相处之道。
眼下,陆衡之既没死,杀夫之仇是不是就算没有了?
斛律骁放下书信,摇头:“这样大的事,瞒不住她的。”
想了想,却轻轻叹息一声:“先瞒着吧。”
他既能知晓此事,朝中也当知晓。郑氏和裴氏两个女人一直想利用窈窈杀了自己,想是会对她隐瞒。届时,她会怎么做,他很好奇。
事情不出他之所料,最先沉不住气的是宫中皇后。当日,于亲蚕礼上早早地回了宫,径直去了藏书阁去见谢窈。
“王妃是个聪明人,何必这样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谢窈正踩着梯子翻找着高层的书架,身后冷不丁传来一阵绵密的脚步声,她回过头,盛装华服的郑皇后在几个宫人的簇拥下妖娆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