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九阴真经(1 / 2)
何大清知道这是独孤求败少年时所用的剑,于是便说道:“无坚不摧,既如此,那我便叫你青虹剑吧,希望你担得起此名。”
独孤求败共有五把剑。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这个时候的独孤求败,年少轻狂,艺业未成,因此他用一柄锋利的宝剑,与群雄争锋。
其实,这时候未成熟的,又何止独孤求败的剑法,他的心态和剑道,都还很幼稚。二十岁前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
年少、冲动,以为手中有了利器就可以纵横天下了,却不知道此时的他们,仅仅只能与“河朔群雄”一争短长而已。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三十岁前,正当闯荡江湖、建功立业的时候,青春热血,难免犯下错误。
此时的独孤求败,便是这样的,武功比起少年的时候,自然精进了许多,但是人生观却变得模糊了起来。这是这个年纪的人经常犯的错误。
误伤义士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金庸想要传递的人生哲学--人年轻的时候都会犯错的,而且会是不堪回首的错误。
当我们年老体弱的时候,再回首,依旧羞愧难当。唯有“弃之深谷”,以期引以为戒。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三十岁后,圆滑老辣,于人于事,渐渐看透,所谓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结合到武学之道,也是这个意思。
此时的独孤求败,横行天下,无人可比。春风得意之际,想必也开始回首前尘、总结半生。
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所谓的高手,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天下无敌却又如何?
因此,他收起了以前的狂放,慢慢的,变得注重起个人的修为来了。
重剑便是这个时期独孤求败心境的最佳解读,也是金庸对于不惑之年的最佳解读--举重若轻、沉稳老成。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四十岁后,渐近知天达命的年纪,也正是渐近“无剑”的时刻。
此时,独孤求败依然无敌于天下,可说已经感受到了独居顶峰的那份寂寞。当人已经完成了一生的夙愿、达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标之后,其实,人生也已经基本到了尽头。
这个时候、这把年纪,人还有什么追求的呢?
还有什么欲念呢?
没了,也不应该有了。
如果都到了此时,还存欲求,必为贪欲妄求。这是金庸的人生哲学,亦是独孤求败的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