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仙界传说之截教 > (一)法师庙内传真经自古奇才多魔难

(一)法师庙内传真经自古奇才多魔难(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处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

王勃因处死官奴曹达,连累了其父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此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原则,却以儒家的礼法为尺杆。

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王勃出狱后,在家停留了一年多。

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

同年,长安旧友三德去四川任县尉,王勃更感悲伤,遂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言诗送行,诗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元二年夏,王勃决定看望在交趾的父亲。

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

这日,行至伏牛山,此山甚是雄伟高俊,叠峦青翠,王勃问船家这是何地,答曰老界岭,

日色将暮,船家停泊靠岸,并告曰:客人可以上岸寻食酒家店内过夜,亦可在舟上过夜,只是不敢误了明早起船就行,

众人有的下舟,有的留下,因勃不习舟船,早有下船之意,怎肯舟上过夜,便待客船泊好,携带随身包裹,下舟而去。

上得岸来,有个曲折土坡,通向岸顶,王勃拾级而上。有七八十级到了一个平缓之处。

这里是个古老水陆码头,码头两旁,依次十来家干铺酒楼,王勃晕舟船,胃里早已翻江倒海,无有心思吃酒,先走动走动看看山景,待恢复好了再说。

绕过街道,一条小路通向山上,王勃信步往上,不多时,已到半山腰一平整处,

余辉金黄,照亮半边天空,一切景色像是披了一层金霞,叠峦峰彩,煞是好看,回过头来俯看脚下江水,曲曲折折,通向天际,好不深遂辽阔,让人神清气爽。

江面上,波光潋滟,金黄闪动,好似千万条金鱼游动,如梦似幻,王勃不仅看得醉了。

美仑美奂真如人间宝地。探望父亲归来,能在此聊渡今生,此生幸也。发了一会呆,天色将喑便要下山。

忽见下山之路分成两叉,一处是上来之所,另一处通向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里面是个庙宇。

看看不远,暗想时间还有,过去看看再回不迟。如果方便在此借宿一晚,免得受舟上风波之苦。

行至近前,果是一个寺庙,只是破旧了点,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无有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幅旧破的对联,曰: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没错。

多说少对,少说多对,说的全对。

王勃看了,因想到:“这两句大白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见过世面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

抬步跨进,一个矮小老僧蹲在院中,正煮着半锅野菜糊糊。

打了一个问询道

:“师傅请了,我因赶路,观此山景最妙,愿在此借宿一晚可否方便”。

那僧道:

“我这只有柴房一间,要不嫌弃,施主请便”。

转身看去,门旁果有一柴房,里面无有他物,只干草一堆,上面铺有草席,看着倒也干净,道了一声谢,转身入柴房。

包裹放下上了草席,先躺一会。忽闻到阵阵香味传来,王勃知道那僧菜粥煮好,正在吸食。

此时晕感消去,肚内有饥,只是不好去讨,起身盘腿而坐。

忽想那回慈恩寺一行,再也没去过,只因当年返回家乡,第二年再去洛阳闻法师已经圆寂,想到此,不由得悲伤了一回。

稍罢。

温习了一回多心经,即诵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

不觉妙用无穷,忽声音大了起来,沉迷于中并无知觉。

那僧用完食,闻王勃在那念经,盛了一碗端进柴房道:

“施主也该饥渴,我这里荒山野地,并无多食,只有菜糊一碗,可要取用”。

王勃忙起身道谢接过:

“能得粥食,已是奢望,岂敢挑食”。

言吧便食。

那汤温热正好,入口鲜美异常,也许太饥,实在美味,诺大汤碗只两三口便已见底。

王勃觉态丑:

“敢问师傅,这是何饭,为何如此味鲜,”

那僧笑道:

“我这个可是好东西,一般人是吃不到哩”,

王勃又谢,那僧又道:

“刚闻施主诵经,我听像那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知是也不是。”

王勃将当日,于大慈恩寺中,拜访三藏法师一事,原原本本叙说一遍,又感叹,因主于功名,俗事缠身,已至法师圆寂再无相见,见景生情不觉惊了师傅。

那僧笑道:

“无妨,三藏脱去凡胎,羽化而去已入神道,早有按排,他即传你多心经,与我也是有些因缘,”

王勃因问师傅尊称,那僧道:

“不必多问,日后便知,只是那多心经,乃我截教乌巢禅师所创,奥义无穷,凡人精通便可通彗明智,豁达晓世。它还另有妙用,能聚魂固魄,化虚为实,免入轮回之苦。此乃修仙成道之入门基础,除此之外,它还另有一秘藏与其中,除我与乌巢,别人并不知晓,你即通此经,也是有缘,他日若有机会,望你帮我取回四象弓。”

”王勃闻此言,如坠梦中,上前一步道:“我师,我并不晓得四象弓什么模样,现在那里,何处去寻,”

那僧道:“不急一时,日后自然知道,今日那汤是我采三重天万年涯皮衣,与镇元观人参果树胶所煲,有固实化虚之功,将来可助你不致散形,你一路舟车劳苦,又是往南而行,我赠你紫竹笠一个,可防蚊虫叮咬甚是妙用,”

说完从身后取出一个尖顶圆形淡紫色斗笠,交于王勃并曰:“你我还有相见之日,到时自然明白,我不宜和你相于太久,以免被人堪破,你一路舟车甚是辛苦,早点歇息,”言末,离柴房而去。

王勃想再问,见和尚背影业已消失,忖度已回禅房,待明日再说。

王勃暗忖,不知这是何高僧,怎会在此,想毕取出斗笠观看,见这斗笠样式普通,倒古色古香,紫竹编制少见而已,并无其它,想毕便将斗笠盖在脸上,不知不觉昏沉睡去。

忽至一处,远远看到那僧正往前赶,王勃想叫发不出声,只从后跟随,看他去往哪里。

濛濛胧胧像个灵药圃,紫竹栅栏围成,里面充满灵气,方圆数十丈大小,分成数小块整齐,生有各种灵药,有些像萝卜,有些像茸姑,还有一块像是一株株樱桃,红色欲滴,硕果累累挂满了枝头,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和浓郁的灵气。

和尚在里寻看一遍,末找到自己要的东西,转身去了一旁亭子,亭子中有个石桌,桌上有木盆,盖着一块纱布,揭开沙布浅浅有一层水,里面坐个拳头大婴儿。

和尚大喜,捧出婴儿就咬,三两下已吃光,王勃惊,这时和尚冲自己一挥手,尤如鱼网把自己罩住,顿时惊醒,则是一梦。

睁开眼看自己所处之地,已不是咋日柴房,像是个洞窟,外面天色微亮,爬出洞来再看,果真是个三尺见方梧桐树洞,里面铺有干草,并无草席。

王勃惊异,昨天明明是在庙中,为何是个树洞,难道又是梦中不成,或者咋日太过疲倦,产生幻觉,百思不得其解,周围环视一遍,正是昨日观景之处。

看天色已亮,急寻原路返回,行至码头,怱怱买些大饼往坡下去赶,那船家早在舟上大喊,“公子请快行,莫要误了时辰,”

待至船上坐定,王勃回想昨日之事,甚觉慌诞。此时舟人早已掉过船头,顺水南下,转而东行。

傍晚时份,船家已靠昭平湖。

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烟波浩淼,真是一湖出平峡,万源聚山川,下舟登岸,湖边有一家酒楼,名曰“聚仙楼。

近得前来,询问小二可有房间晚上打夜,小二道:“客官放心,后院有的是雅间,不知今晚吃些什么,我去与公子备来,”

勃问:“你这里有什么特产,先报过来”小二答道:“要说特产吗,我们昭平湖的鲤鱼和银鱼最为鲜美,今天山上采的香菇木耳也很新鲜,还有自家养的母鸡也很肥哩,”

王勃又问:“都是咋个烧法”小二又答:“银鱼炖鸡蛋,松子鲤鱼或者糖醋都行,香菇焗蛋下酒,肉丸木耳打汤,肥鸡板栗也好吃”

王勃听吧,只点了银鱼香菇木耳两菜一汤,另上半斤浊酒,来到二楼迎湖坐下。

不多时菜已备齐,王勃边吃边饮观那湖中景色。

远处邱公城岛,随湖水时隐时现,墨子著经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绚丽多姿的平湖晚霞绚丽迷人,湖波环绕的姑嫂奇石巧夺天工。

酒足饭饱,下楼去寻小二,找那住处,听一客人高声对店家道:“靠近湖边蚊虫太多,怎么入睡,可有香来熏一熏,”

王勃这才发觉,时值盛夏,今日不曾像咋日那般驱赶蚊虫,忽想昨晚那僧曾送自己一顶斗笠,言说可避蚊虫叮咬,今早并未发觉紫竹斗笠在哪!何以也无蚊虫骚扰。

百思不得其解,不再理会,叫过小二进入客房,稍稍洗漱便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