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七零] > 第261章 第 261 章

第261章 第 261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姜舒兰点了点头, 旁边的郭叔打量了屋子片刻,最后目光定格在窗边,朝着舒兰建议道, “要不?就要窗边这个床铺?”

他当年也在部队住过宿舍, 知道这个位置是最方便的。

姜舒兰从来没住过宿舍, 她对这些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却极为信任郭叔。

她不由得点了点头,“成, 就这个。”

说着, 就要去拿行李, 结果比她更快的是郭叔,直接把棉被铺盖都拿了出来。

准备要铺的时候, 才发现这木板床的那一层木板, 有些脏,脏可以擦干净,但是木板上面起了一层毛刺。

新棉花做的被套直接铺上去,要不了多久就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郭叔摸了摸床边,扎手,他叹了口气, “没想到清大的学校, 条件也这么艰苦。”

他沉吟片刻, “舒兰, 要不这样,我量个尺寸,回去赶个席子和床罩出来,在底下铺一层,你在往上铺铺盖。”

怕舒兰不明白, 又把铺盖单独翻了出来,“这垫被我让你婶给你单独做的新棉花,这样铺上去,实在是……”

没说话的完,舒兰懂,那个方琴也懂。

她看到那白花花的棉花,当垫被的时候,瞳孔也跟着放大了几分。

看着舒兰的目光也带着几分探究。

这种新棉花别说当垫被了,就是当被子,怕是许多人家都凑不起来。

再加上,对方说,回去……

这一切,很难让方琴不多想。

姜舒兰倒是没想到,郭叔两句话就引起方琴这么多注意力。

她看着那新垫被,也有些心疼,“成,那就麻烦郭叔你在跑一趟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在这边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郭叔一走。

宿舍内就只剩下姜舒兰和方琴两个人了,方琴有些意外,“刚那位同志,是你亲戚吗?”

姜舒兰想了想,郭叔和周爷爷周奶奶的关系,可不就和亲人差不多了。

她点点头,“算是。”

什么算是?

方琴有些疑惑,但是姜舒兰已经开始收拾行李,把桌子和床铺都跟着擦了一遍,方琴不好再问了。

只是,等到姜舒兰都擦干净后歇息的时候,方琴又没忍住问了一句,“你也是首都本地人?”

也是?

这两个字就很微妙了。

姜舒兰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是首都人,但是我丈夫算是首都人。”

“丈夫?”

方琴瞪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姜舒兰,“你结婚了?”

一点都看不出来。

姜舒兰嗯了一声,“结婚了。”

“你就没想过——”

姜舒兰抬眼,眼睛干净清亮,“想过什么?”

“就——”

方琴搅着指头,语气有些纠结,“你不觉得咱们这种人,结婚了很亏吗?”

像姜舒兰这种,漂亮又有文化,再加上是清大的学生,这将来出去夫家的条件,还不是随便挑?

这考上大学之前挑的对象,能有多好啊。

姜舒兰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她笑了笑,很是满足,“对于我来说,不亏。”

周中锋很好,不管是考大学前,还是考大学后,她都不后悔嫁给她。

这——

见她这般满足,方琴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是到底是知轻重,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而是默默地帮忙,擦桌子椅子。

没过多久,宿舍的另外两个舍友也来了。

一个是西北的妹子叫马凤霞,人未到,声音就传了过来,“我滴个乖乖啊,总算是到了。”

一进来,姜舒兰就惊讶到了,实在是马凤霞太高了。

她感觉对方最少有一米七五,而且又戴了一顶线绒帽子,那帽子的高度加起来,约莫着有一米八了。

姜舒兰顿了下,需要仰头看着她,“同学,你好。”

马凤霞提着的行李,就是两个大大的蛇皮袋子,每一个蛇皮袋子都装得鼓囊囊的。

刚往地上一丢,转头就看到姜舒兰,顿时呆住了,好半晌,才喃喃道,“乖乖,真有仙女啊。”

姜舒兰忍不住笑了下,自我介绍道,“姜舒兰。”

“马凤霞。”

马凤霞忙伸手,和姜舒兰握手。

握完,还忍不住摸了下姜舒兰的手,“真滑。”

这的亏都是女同志,这要是男同志,姜舒兰怕是要黑脸了。

旁边的方琴,忍不住哈哈笑,“早知道,我之前也这样占姜舒兰便宜了。”

刚笑完,外面就传来了一阵轻飘飘的敲门声,“请问这是六零吗?”

是地地道道的吴侬软语,听起来很是动听。

姜舒兰她们都忍不住瞪大眼睛,好奇地看了过去,就见到门口站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同志,留着两个乌黑的麻花辫,乖巧地放在胸前。

她身上着了一件浅蓝色棉衣,越发显得面容恬静。

“是,零六。”

还是姜舒兰最先反应过来,回答道。

“谢谢。”

对方提着一个方方正正的藤条箱,吃力地走了进来。

马凤霞是个见不得女同志辛苦的,上去单手就接了过来,“我来。”

她人高马大的,在对方那里极为吃力的藤条箱,到了马凤霞这里,却极为轻飘飘,甚至,一只手就接住了。

年轻的女同志有些感激,“谢谢你,我叫倪静春。”

“你声音真好听。”

马凤霞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倪静春,名字也好听。”

姜舒兰也忍不住点了点头,感觉对方的名字,听着就很有文化。

倪静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爸妈给起的名字。”

“那你爸妈肯定很有文化。”

这话一说,倪静春脸色有些黯然。

旁边的马凤霞顿时住嘴了,“好了好了,咱们还是先收拾东西。”

这下,倪静春才轻轻地点了点头,下意识地对上姜舒兰那一双干净清澈的眸子,带着几分安慰。

倪静春那紧巴巴的心头,也跟着松快了几分,她低声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我考上大学了,我爸没了遗憾就走了。”

本来就是重病,硬生生地熬着,熬到闺女考上清大,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终于熬不住了。

这——

大家都跟着安静了一瞬间。

“抱歉。”

马凤霞率先道歉。

“没事,收拾东西吧。”倪静春打开藤条箱,见姜舒兰没有动弹,有些意外,“你不铺床吗?”

她看方琴和马凤霞都快铺好了。

唯独,没来的她,和姜舒兰的床上还是空空如也。

姜舒兰抬手看了看时间,“我还要等一会,让人给送东西过来。”

方琴是个热心肠,跟着巴拉巴拉解释了两句。

旁边的倪静春羡慕道,“能有个亲戚照顾着,实在很不错。”

她爸妈也是师范大学的老师,以前她都是被照顾的那个,只是,这一次她考的学校太好了,一个人远走首都。

没了往日的便利。

姜舒兰笑了笑,“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

“对对对,都住一个屋了,睡一张铺了,可不就是一家人了?”

马凤霞忍不住大咧咧道。

等到下午的时候,郭叔就拿着一个床罩,又拿着了一个席子过来了。

一过来,就帮忙把床给铺着了,姜舒兰拦都拦不住。

只是,等到他铺完,看着那不带一丝褶皱的床铺时。

大家忍不住感叹道,“你家这位亲戚是当兵的吧?”

姜舒兰点点头,“是。”

“我就说,除了军人,也不会把床铺弄这么整齐了。”

郭叔咧嘴笑了笑,从兜里面抓了两大把的奶糖出来,放在桌子上。

“往后,你们都是住在一起的一家人了,大家相互照顾着。”

这——

大家面面相觑,再次对姜舒兰家的条件,产生了好奇,这可是大白兔奶糖啊,这一抓两大把,约莫着有半斤了。

要知道,这年头连水果硬糖,家家户户都不一定舍得买。

姜舒兰示意大家吃,随后,送着郭叔离开了学校。

他们一走。

方琴就好奇了,“舒兰同学,家里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先是把新棉花被当垫被,又是大白兔奶糖,而且她留意到了,之前舒兰收拾日用品的时候,她擦脸的用的是雅芳的护肤品,还有两管黑色的口红,这都不便宜。

旁边的马凤霞,拿了一颗糖,剥开糖纸,感受到嘴里那一股奶甜味时候,顿时忍不住满足地眯了眯眼,“谁知道呢,不过不管舒兰家里是做什么的人,都不影响,她是我的同学。”

“那倒是。”

“同学跑不掉了。”

姜舒兰送完郭叔进来,没想到就听到这么一句话。

她忍不住笑了笑,一见到她回来,旁边的马凤霞,顿时也把自己带来的袋子给拿出了一包来。

一打开,就是红彤彤的一包枸杞,最少有四斤重。

她直接给个室友一人抓了一大把,“来来来,尝尝我们老家的枸杞,泡水或者嚼着吃都行,还顶饿。”

姜舒兰,“……”

她从来不知道,枸杞还能顶饿。

旁边的方琴和倪静春也差不多。

“枸杞还能顶饿?”

马凤霞眼睛一瞪,“咋不能?俺当时学习的时候,半夜饿得抓心挠肺的,就抓一把枸杞,慢慢嚼着。”说着,她又抓了几颗丢嘴里,“嚼着还带着几分甜味。”

“来来来,大家都尝下。”

姜舒兰也试了下,刚入嘴的时候,有些涩,但是嚼到最后,确实是甜的。

“甜的。”

这么一说,倪静春和方琴也忍不住试了下。

确实不错。

“泡水也好,我跟你们说,我能考到清大来啊,全靠这枸杞救命。”

马凤霞有些感慨,“摘枸杞,卖枸杞,自己吃枸杞,泡枸杞。”

要不是这枸杞,她不一定能到清大。

“对了,还有我这瓶油泼辣子,也是一绝,晚上困的时候,抿一口,那真的是瞌睡瞬间没了。”

“等到时候咱们去食堂打饭回来吃,我带你们尝下我做的油泼辣子啊。”

姜舒兰她们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室友都拿特产了,姜舒兰也不例外。

把海岛带过来的果脯和干对虾拿了一些,放在桌子上,“你们尝尝这些。”

干对虾一拿出来,就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了,那虾子一只足足有手掌大,而且晒得红彤彤的,带着虾壳,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旁边的马凤霞是个吃货,顿时问,“舒兰,你住在海边吗?”

这一看就是海虾。

姜舒兰点了点头,“是呀。”

这下,大家一头雾水,“不是,你到底是哪里人啊?”

之前以为她是首都人,怎么这对虾一拿出来,倒是不太是了。

姜舒兰想了想,“我是东北的,不过我爱人在海岛当兵,我随军就去了海岛。”

这话一落,马凤霞和倪静春顿时惊奇道,“你结婚了啊?”

她们还以为姜舒兰是个小姑娘呢。

姜舒兰有些无奈地点点头,“结婚了,两个孩子的妈了。”

这下——

感叹声更大了。

“你是怎么办到的?”

马凤霞围着姜舒兰转了好几圈,“都当妈了,还这般苗条。”

姜舒兰笑了笑没说话。

“还有谁?我瞧着舒兰结婚了,你们呢?”

倪静春摇摇头,“我还没,当时只顾着学习了。”

方琴顿了下,垂下眸,也跟着道,“我也没,当时当知青,每天忙得半死,哪里有空去结婚。”

这下,姜舒兰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接着说道,“那我就是大姐了。”

其他人也跟着没反驳。

等快结束的时候,倪静春才不好意思地拿出,他们老家的特产,是一包糍粑,她低声道,“我力气不大,我妈给我装了,我后来都放回去了。”

到首都,唯独留下来的就是这一包糍粑了。

和室友们拿的这些特产比起来,她的糍粑有些少了,感觉一人分两个就没了。

“我尝尝。”

旁边的马凤霞,顿时接过了糍粑,咬着了一口,心满意足,“好吃。”

姜舒兰和方琴也不例外,这糍粑带着一股糯糯的甜味,还有一股桂味香,味道很不错。

她们也跟着点头,“很好吃。”

这下,倪静春才腼腆地笑了。

等到大家都熟悉后,晚上洗漱的时候,一人拿了一个盆,去的是公共水房。

只是,在出去之前,马凤霞突然取掉了帽子,只露出一个光头,头上已经长出头发了,不过不是很长,最多也就一厘米左右。

姜舒兰她们看到这光头,顿时惊讶地张开嘴巴。

反倒是,马凤霞不以为意地摸了下扎手的发茬,轻描淡写道,“西北太冷了,我怕自己睡着,不敢去炕上,就坐在灶膛旁边复习,还能借着火光,只是——”

她语气顿了下,“夜里打瞌睡,头发掉到了火窝子里面了。”

至于有多凶险,她没说,只是平静道,“后来,我就把头发给剃光头了。”

既然,长头发影响她学习,那就光头好了。

这——

大家都跟着沉默了。

方琴撸起了袖子,低声道,“我当时还在云南当知青,白日要采棉花,只能晚上复习,我老是容易犯困。”她抬起了手腕,整个手腕上密密麻麻的伤口,“用刀割一次,能清醒一晚上。”

只要把握好力度,不流血,却会极致疼痛的力度。

就能够让人彻底清醒下来。

从通知高考到考试,一共才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她们这些人,能考上清大,哪一个不是用命搏的?

轮到倪静春的时候,她语气平静,“我为了争分夺秒地复习,我爸病危次,我都没去想照顾他。”

她那时候觉得自己是大不孝,连最敬爱的父亲都顾不上。

好在她考上了,拿到了清大录取通知书。

倪静春无比感激,那时拼命学习的自己,不然,父亲心满意足,不留下任何遗憾地离开。

接着,大家看向了姜舒兰。

姜舒兰摸了摸鼻子,“我和孩子分开算吗?”

“我当时没在海岛考试,回到了我老家,整整一个月没睡过好觉。”

不过,她比她们好的是,全家人都在为她让步服务,而且她身上也没有任何劳作,更不需要干活。

只需要,全心全意地学习。

这下,大家都跟着沉默了。

“我们去洗漱吧,再不去,就要排队了。”

马凤霞跟着打了一个哈哈,她算是明白了,人和人之间是有参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