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世骁雄 > 第二百一十五章父子兄弟

第二百一十五章父子兄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元檀一行人是在七月间盛夏才回到京城。毕竟是太子殿下,不可能轻车简从,更不可能白龙鱼服,加上一众僚属和护卫仪仗,乘船走水路二十余日,这还是因为到了雨季运河畅通。

太子出外这一年之内,统帅十万大军南下,坐镇扬州居中调度,节制诸军,使江淮之乱几乎平定,剩下的几个州的失地,拿回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番功绩自然是让朝臣们赞叹不已。

虽然不曾亲自指挥大军作战,但作为太子殿下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使得局势转危为安,已经是功德圆满了。

毕竟谁也不能让太子殿下去亲临两军阵前指挥大军冲锋陷阵吧?

道君皇帝下令百官出迎,这也是应有之义。并亲自主持了告捷太庙的盛大仪式。

同时在献捷仪式上,赦免了吴王长子的死罪,因为他有献城之功,改为圈禁。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吴王二子因为曾经率军与官军作战,不赦,赐死。

吴王三子赵成淇,未曾有对抗朝廷之过,并在其父死后翻然悔悟,助朝廷武安侯迫降叛军数万人,免去其株连之罪,封其为镇国将军,奉历代吴王宗庙。

毕竟吴王一脉是太祖嫡传,初代吴王也有功于国。

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对于吴王三个子嗣的处理,居然如此宽容?还能活两个?

不过众人细想一下,也都明白了朝廷的此举的深意。

因为叛乱还没完呢。

这几个明显翻不起什么风浪的吴王之子宽容些,一方面显示了朝廷的宽宏大量。

这也是给称帝的赵成浚看的。

倒不是要让他幡然悔悟,去帝号投降,而是让他知道。

有活路,你没走。接下来对余下的叛军如何狠厉,都不会让人觉得朝廷的不够宽容。

接下来的一份旨意就宣称赵成浚此人,先是「蛊惑」吴庶人赵德玉作乱,然后又自己称帝,女干恶无比,图谋神器...立即开革宗籍,追夺其父其母的封赠...罪不可赦。

同时,薛巨鳞、刘台卿、顾乡林、钱络、李子春等附逆之人也都是一样的。

还有方虬和方蛟还有庞知古这些,早就罪不可赦了。

大典结束之后,太子殿下先是回了东宫梳洗一番,换了身常服,然后去了皇后宫里,道君皇帝也驾临皇后宫中,与皇后、太子以及刚刚被加封为越王的太子同母弟赵元楹,吃了一顿家宴。

并且破例喝了几杯酒。

家宴之后,道君皇帝与太子自然要说些国事的,皇后也就带着幼子出去走走。

「大郎这次典军江淮,可有所获?」

「回阿耶,此次方知太祖言‘勐将发于行伍,宰相需用读书人,真是至理名言啊,这一路上,看着兵马调度,如何安营扎寨,如何行军布阵,如何转运粮草,光是处理这些事就需要丰厚经验,以儿臣之能,怕是连千人之兵都带不好。这一点元槊倒是有些进步,他先是随三郎在寿州大战,后来又独自领兵前往江南,已经有名将之风了。」

….

「哈哈哈哈,元槊日后,定然是你的得力臂助。」

道君皇帝听着太子夸赞齐王还是很满意的。

至于齐王在江南领兵的内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满意的是太子并没有特意点出齐王尚没有统领大军之能,之所以能在江南建功首先是因为傅三郎把敌军主力全歼。

次则还是傅三郎在他出兵之前就已经把战略规划好了,并派遣幕僚协助。

这些其实都瞒不过道君皇帝。

他满意的是太子没有强调详细情况,在皇帝面前贬低自己的兄弟,抬高自己的亲信。

虽然都是实情,但有些实情其实没必要提及,心照不宣就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