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杜宅吃了一顿满意邱颜做的爆炒小河虾, 何殊非常满意,再看到用新鲜小虾裹上面粉与鸡蛋等材料, 炸出来的可以用来当零食的虾饼, 她就更满意了。

痛痛快快的捞了一小半天的虾,身心都能借此好好放松一下的感觉特别好。

在杜家耽误的时间有些长,还需回城的众人只得取消爬到听泉山顶的原计划。

不取消也不行, 连沈卓在内的几位青山书院学子都已体力不支, 就算还有时间,他们也没劲爬。

与去前对乐贤居士的生平一无所知,抱着凑热闹的想法去杜家时的心态不同,柳平是最不舍得离开杜家, 此刻心情最为亢奋的那个。

因为乐贤居士答应以后与他互通书信,虽然通信的前提需要先学会认字与写字,柳平也为此感到激动不已。

何殊也不太明白这两人为何格外投缘,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实在很难有规律可循。

先将沈卓等人送回青山书院, 何殊三人回怀安客栈后, 她才知道崔景怀给杜乐贤的建议。

“嗯,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以她现在的身份,肯定不方便说这种话, 由崔景怀说很合适。

“谁还没点过去呢, 我们现在需要能用之才,还可以考虑一下和杜乐贤的境况相似的其他人,只要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 都可接触一下, 给个机会试试,这件事你看着安排一下。”

崔景怀恭敬的应下,“殿下的这份心胸, 实在令人钦佩。”

“都是为了咱们大安的将来。”

何况那些人与她、与她爹都没旧仇,只要他们珍惜这个可以一展所长的机会,好好为朝廷为百姓做事,不做违法乱纪犯忌讳的事,不管是她,还是她爹,都不介意给其应有的待遇。

“京中传来消息,因青山州韩氏事发,被查出二十年前从青山韩氏分出去的宛平韩氏,也是其共谋,这次要一并被抄家受罚,但那宛平韩氏是原平公主婆婆的娘家。”

何殊闻言,立刻领会到对方话中深意,“原平又进宫闹了?”

崔景怀点头,何殊冷笑着哼了一声。

“照着陈驸马的长相气质,多找几个人,最好是出身好,或者是祖上曾辉煌过现已没落,总之就是有缺憾,会哄人的给她送去玩花前月下的偶遇,报酬给丰厚些,务必得是人家自愿。”

听到何殊的话,崔景怀差点失态,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世上竟然还能有这种操作,而且这个安排竟是出自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之口。

“这……合适吗?”

要不是那陈家虽然经常撺掇四公主进宫膈应人,但也不敢太过分。

再加上被骚扰的对象主要是正宁帝,可以让她们的老爹在儿女亲事上多长些记性,何殊早就想这么干,好让她那个被当冤大头忽悠,还自以为遇上真爱的四姐醒醒。

哪怕双方之间没什么手足情义,对方的生母当年还曾对她起过坏心,何殊也不想看到一个痴心错付的女孩,被渣男与其一家吸血鬼这么利用。

“没什么不合适的,那陈家仗着能拿捏住原平,现在的胃口是越来越大,连这种事也敢试图插手,视国法为儿戏,不能再纵容了,这次的事,皇上没有动摇吧?”

没有动摇,就是被烦得不轻,给崔景怀的信中早就明里暗里都在催促他们要早日起程回京。

看完京中送过来的信件,知道青山州韩氏一案的审理情况,设置建言箱一事的进度,东宫产业,以及近期已经陆续收到的一些与税改方案有关的反馈等,何殊一一给出相应回复。

忙完这段时间积攒下的公务,时间已临近子时,除了中间草草吃了顿夜宵,就没耽误过。

她在东宫的常态作息与此相比,也就上/床睡觉的时间可以提前一些而已。

相较而言,在青山书院借读的这段时间,竟是难得的轻松悠闲。

不过何殊也知道,不管她再怎么享受在书院中的清静自在,她也要准备结束这段短暂的游学之旅。

京里还有没完没了的事务等着她回去,还有税改方案这场硬仗要打,正式在朝堂上公开要广开言路,在大安境内各地安置建言箱的事,也需要她去坐镇。

对某些势力而言,广开言路一事,会给他们带去的潜在威胁太大,他们肯定会找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阻止这项重要举措的实施。

她不在场,她爹耳根子太软,魄力不足,容易被人忽悠得心生退意,将答应取消的话说出口。

作为一个皇帝,为了维护帝王的威严与地位,肯定不好出尔反尔,何殊肯定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次日回到青山书院后,何殊就提起这件事。

“昨日回去后才知道,家里给舅舅来信,想让我早日回去,真是可惜了,本来还想在这里多借读一段时间。”

这是何殊的真心话,只是想归想,她并没打算真要多留。

毕竟来青山书院的半个月中,她已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信息,

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昨日一起出去游玩时,还没听到何殊提起要离开的事,现在突然听到她这么说,众人都有些意外。

“怎么会这么突然?商贤弟在哪读书不是读,在这里多借读一段时间不行吗?你这段时间写文章的水平可进步不少。”

听到这位同学提及写文章的事,何殊的神情凝了一下,笑容都差点挂不住。

对她而言,在书院借读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最伤脑筋的事,就是写那种制式文章。

她的所谓进步,完全是在沈卓为她提前打好的框架中,做的‘完型填空’。

要不然,她始终搞不清楚那什么‘破题……起讲……起股’之类的规则,根本无从下笔。

“第一次离家,在外面两三个月,家中长辈难免惦记。”

知道何殊这么快就要离开,沈卓也觉有些意外,不过想到带何殊外出游历的崔景怀一直留在陈阳城中,就能理解对方不便长留的原因。

想到自己还没找到可以还对方人情的机会,此次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沈卓的心中难免感到有些失望与遗憾。

“没想到谨恒兄这么快就要离开,本打算下次休沐,我们再一起去登听泉山。”

按实际年龄算,何殊与沈卓本是同年人,她的生日甚至还比对方小三个月。

因何殊顶替的是崔景怀真外甥的身份,才会在对人报年龄时,虚涨一岁,成为人家的‘商兄’。

何殊比绝大数同龄人都要高一些的身高,也完美的遮掩了她虚报一岁年龄的事。

“贤弟与各位同学好好精进学业,待到明年全都通过乡试后,就能参加后年的大考,届时我们就能在京中重逢,还能一起共事。”

对于这些学子而言,这绝对是最好的祝愿与期望,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不过众显然领会不到,仍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伤感。

等到何殊带着冯立与邱颜将要正式离开的这天到来,不仅班上学子,连与她打过交道一些学子,都纷纷送来离别礼物。

连对何殊三人有满肚子意见的柳先生,也赠上一幅他的得意画作,作为临别礼物。

“谨恒,你虽出身好,性情却不浮躁,这实属难得,但你本身天赋极佳,只要你愿意在经史典籍与写文章方面多上些心,你完全可以做到,不借助家族之力,也拥有大好前程,希望你不要再浪费自己的资质。”

何殊知道这是对方这番话中的好心,可她这辈子显然注定不可能会去参加科举,但她仍然承这份老先生的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