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 第66章 第 66 章

第66章 第 66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曲贵妃这样说, 沈玉耀无法控制的想到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比如于靖真的是死于殉职, 而非他人之手吗?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是跑偏了一瞬, 随后沈玉耀便回归了正常思维,反正不管真相是什么,历史书上记载于靖是随兴县的县令, 死于救灾, 这就是最后世人得知的真相。

其余都不过是野史传闻,信不得真。

“这就难办了,随兴县被大水冲刷的一干二净,想要查到四五十年前的线索, 太难了。”

那时天下大乱,先帝还未曾创建庄国, 天下各方纷争不断, 随兴县虽有大族江氏坐镇, 依旧免不了被战火侵染。

可能那个时候活着的人, 都寻不见几个了,谈何去搜寻几十年前的过往。

“大理寺卿江朱韬的父亲还在随兴族地内生活,他一定知道什么。”

江朱韬之父与皇太后前一个夫婿乃是堂兄弟, 当年江家被郑家打压的厉害, 突逢大难,江氏不可能没有人去查明真相, 就糊里糊涂的挨人家的打。

沈玉耀点点头,她明白了, 只是江朱韬的父亲也曾是一地名士, 纵然此刻在家中种地, 身份也不是真正的乡野村夫, 想要见他一面,打探消息,于三去显然是不合适的。

沈玉耀此刻不禁想起了之前她和沈珉玥说过的事情,她想要去港口附近看看。

于是她抬眼看了看曲贵妃,试探的问道:“母妃,过年之前,宫中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了吧?”

“不一定。”曲贵妃一看沈玉耀抬眼笑的模样,就知道这是有求于她,而且事情还不会很小,“你要干什么?”

“哎呀,母妃怎么像对敌人一样警惕女儿呢?女儿难道什么时候,做过让母妃伤心难过的事?”

沈玉耀起身坐到曲贵妃身边,还往她身上挤了挤,被女儿这样靠近,曲贵妃面上没说,心里还是挺受用这种黏黏糊糊的状态的。

她伸手将沈玉耀抱在怀里,装作思考一样的沉思起来。

“母妃怎么还要想呀?难道女儿真的什么时候,做了让母妃不高兴的忤逆之举了!”

沈玉耀娇憨的模样真的很讨长辈欢心,曲贵妃见她如此心都软了,不忍心再逗沈玉耀,连忙说道:“没有没有,我的女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儿,若不是母妃怕你受伤难过,你肯定早有建树了。”

即便她现在依旧心疼女儿,也无法阻止女儿去走她选择的路。

曲贵妃微微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沈玉耀的头,“说吧,是想要什么东西了,还是想做什么事情了?”

沈玉耀勉强维持住头型,撒娇似的说:“女儿想要出去走走,长这么大,女儿还没有出过京州呢。”

曲贵妃可以同意沈玉耀任何要求,但唯独这一点,她直接摇头,“不行!”

“为何?我可以让表兄带着我一同出行,再带足侍卫,实在不行,就带着禁军,让姨兄领队!”

沈玉耀没想到曲贵妃会拒绝的如此果断。

在沈玉耀看来,她之前都出过京城了,那京城之外和京州之外,有什么区别呢?

“外面有什么好的?你出去之后,若是遇到了危险,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叫母妃怎么办?”

曲贵妃就是不同意,她已经很久没有出远门了,她还记得从前在外逃亡的日子,那时候饿殍遍地,尸骨露于荒野,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如果女儿成为荒野尸骨中的一具,曲贵妃完全不敢想象那种画面。

沈玉耀看到了曲贵妃微微颤抖的身体和苍白的脸,明白了曲贵妃的恐惧。

经历过战乱的人,会留下一部分阴影,听到类似的响动,看到类似的画面,都会让人重新回到那个动乱的环境中。

沈玉耀放柔了声音,用更加小心的态度同曲贵妃说话,“母妃,现在大庄外面已经很安全了,战乱早就已经平息,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很,女儿莫说是带着一群侍卫出行,便是一人出行,那也不会遇到危险的。”

“不行就是不行!即便母妃同意,你父皇也不会同意的。你想要查什么,尽管派人去查,想要看什么,尽管派人去看,但你自己绝对不可以出去。”曲贵妃在这件事上非常的固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既然想要做成大事,就不要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曲贵妃的话和之前下属们劝沈玉耀的话几乎一样,都觉得沈玉耀太不把自己的安全当回事。

是,沈玉耀有天生巨力,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可她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会有疲累的时候。

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跟成千上百的人的力量相抗衡?

即使英勇如项羽,不照样也会死在围剿之中,真正的强者不光要有力量,还要有脑子,懂谋划。

沈玉耀赞同这些话,同时她也会想,真正的强者还应该有什么特质?

胆小怯懦绝对不在其中。

“母妃,如果您是说担心女儿,那女儿会耐心的劝导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可若是您想要让女儿退缩于困难之前,那女儿必须往前走这一步,来向您证明,些许的困难并不会将您的女儿打倒。如果我连这个都怕,那我还怎么继续向前?”

沈玉耀现在必须要出去了,不为别的,她就是想要让曲贵妃明白,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难事,只有惧怕困难的人。

那些人里,绝对不包括她。

曲贵妃沉默,没有搭话,沉默的最后是她对这个问题的回避,她拿着经文去找皇太后了。

她以为自己短暂的回避,可以让沈玉耀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知难而退,却不知道她前脚刚走,后脚沈玉耀就去找皇帝了。

到底能不能出宫,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皇帝对此态度还是挺不错的,甚至亲自询问沈玉耀想要带谁一起去。

“父皇同意让女儿出去?”沈玉耀以为皇帝会和曲贵妃一样,阻拦她。

毕竟皇帝以前还曾经以京城不安全为借口,让所有公主和皇子都老实点儿别乱跑。

“自然同意,你也就这些年还能到处走一走,等之后就难了。”

人越大,事情越多,再想要出去走走,需要考虑的事情就越多。

皇帝希望沈玉耀能出去扩展一下眼界,对于其他公主,他当然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沈玉耀是不同的。

“可是,母妃她不愿意让女儿出去。”

“别听你母妃的,她啊胆子小的很,你放心走,你母妃那边交给父皇应对。”

皇帝将沈玉耀叫到跟前,伸手摸了摸沈玉耀的头,“朕的玉阳真的是长大了。”

长大了能别老摸摸头了吗?沈玉耀怀疑自己的头顶迟早被贵妃和皇帝给摸秃。

“明年玉阳就要及笄了,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及笄对于女子来说是一件大事,倒是不急着办及笄之礼,但生辰的礼物可以要的大一些。

皇帝有意让沈玉耀开口要更大的礼,沈玉耀看着他那隐含期待的眼神,故作懵懂的摇摇头,“父皇赐给玉阳什么礼物都可以,玉阳不挑的!”

“什么都行?”皇帝哈哈一笑,目光在自己的桌子上转了一圈,最后指向笔架上的朱笔,“那不如,朕将此笔送与你。”

朱笔用来批改奏折,只有皇帝能用,皇帝这话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沈玉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女儿不要朱笔,若是能选,女儿想要父皇与母妃,长命百岁。”

对沈玉耀来说,此刻跟皇帝要太女之位,不算什么上佳的选择。

毕竟皇帝已经有了这颗心,不用她开口,皇帝自然会给她送上。

心中所想的东西已经近在咫尺,这个时候人需要更加的谨慎小心,确保最后一步绝对不会出错。

皇帝此刻是真的感动,甚至他眼底都泛出了泪光来。

耐心抚育长大的太子,宠爱的三皇子,一个接一个的让他失望,皇帝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父亲,他没有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他的两个孩子,自大狂傲,自私自利,让他失望至极。

可现在看着眼前的女儿,皇帝又觉得他的慈父之心并没有白白付出,有一个孩子是真心孝顺他的,不会让他失望。

“好好好,玉阳所有愿望都会实现的,不过父皇还是想给你一份新的礼物,下个月就是你的生辰,你要是想出行,不如等春日之后,天气回暖吧。”

“父皇,女儿不去别的地方,就在京州周遭转一转,去看看港口,保证在生辰之前回来,好不好?”

沈玉耀算了下时间,发现确实是有些急,不如先去港口转转。

等春暖之时再去左州。

“行。”

皇帝被沈玉耀哄得心花怒放,高兴的不得了,现在沈玉耀说什么,他估计都能应下来。

看着这样的皇帝,沈玉耀才明白为什么太子和申王都比较恋爱脑,说白了就是有点儿好骗。

真的是一脉相承的感情为主,皇帝比太子申王都强一些,他是个还算合格的帝皇,知道何为不可逾越的的红线。

沈玉耀从紫微宫回永康殿的时候,就一个想法,那就是皇帝真的能说服曲贵妃?

曲贵妃可不是什么能轻易被说服的角色。

不过那些都不是沈玉耀要去管的了,她要赶紧收拾一下行礼,准备出京!

十一月初三就是沈玉耀的生辰,而今天已经是十月十六了,满打满算不足二十天,这路上都要走个三五天,真正能到当地看看的时间少之又少。

“同六公主说一声,我马上就要出宫离京,问她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沈玉耀很期待接下来的行程,沈珉玥那边很快也给了她回复,说马上就会过来。

淑妃显然也不同意沈珉玥出来,所以沈玉耀到宫门前的时候,沈珉玥只有一个人过来了,还偷偷摸摸的,上了马车后更是催促白元快些驾马离开。

“我还要去曲府,等表兄集结人马护送出京,淑妃娘娘若是派人追上来,可没办法躲过去。”

沈玉耀看着不住掀起车帘往后看的沈珉玥,嘿嘿一笑,戳穿对方以为能逃掉的想法。

“啊?没事没事,母妃向来恪守宫规,不会随意派人出宫来寻我的!玉阳,你一会儿催曲将军快些啊。”

嘴上说淑妃的人没那么快追上来,实际上已经开始焦急的直冒冷汗,甚至还没见到曲川人呢,就已经隔空催促了。

“哈哈哈,淑妃娘娘就算追上你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将你拉回皇宫去?”

“她不能,她什么都不会管我,只会告诉我出去就别回来了。”沈珉玥眯着眼睛看向沈玉耀,见沈玉耀一脸幸灾乐祸,歪了歪头问道:“怎么回事,难道曲贵妃就能轻易放你出宫?”

“我得了父皇令呀,父皇说他帮我搞定母妃。”沈玉耀咧嘴一笑,笑容十分灿烂。

沈珉玥嫉妒了,唉,任何人真是不能比啊!

父皇就不可能为她做到去跟淑妃解释,虽然淑妃也不会听,她和皇帝的感情远没有曲贵妃与皇帝感情深厚,甚至淑妃很厌恶皇帝。

好在接下来一路,沈珉玥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一直到大部队集结一起出城走了,淑妃的人都没有上前来阻拦。

第一次被淑妃放养的沈珉玥一直到走在官道上,离京城好远距离了,还在惴惴不安。

引来沈玉耀一阵调侃,恼羞成怒的与沈玉耀闹成一团。

两位公主高高兴兴出宫玩去了,宫里鸡飞狗跳了一阵子,很快恢复了平静,淑妃是没办法管孩子,曲贵妃同样是没办法。

这一去,就是半个多月不在京城。

沈玉耀不在京城,京城却一直流传着她的传说,主要是她主张督办西北互市的消息传开了,并且在沈玉耀离开后,京城突然开了两家琉璃铺子,一家在城西一家在城东,因为城东多住达官显贵,里面的琉璃摆件那是流光溢彩,价格同样很美丽。

而另一家在平民百姓居多的城西,这一家的琉璃制品就比较普通了,而价格也非常普通,是任何一个人进去,看见价格都会惊叹我是不是走错地方的价位。

开天辟地第一回,自打中原出现琉璃开始,琉璃制品就没卖的如此便宜过!

经人询问,城西铺子的掌柜,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说,她卖的不是琉璃,只是看上去像琉璃的制品,名为玻璃,比较便宜,样式也普通,是百姓们用的。

城东铺子的掌柜卖的则是真正的琉璃制品,和那种没有任何颜色,像是水晶一样的玻璃不同。

懂行的人拿了两家的东西放一起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借口,而不懂行的人,自然就听了这玻璃琉璃之说。

懂行又知道内情,明白两家店身后主子是谁的人,则默默观望,一言不发,同时吩咐家中奴仆,日后若是需要在外购买琉璃,就去那一家店。

权当是陪小公主玩了,平常想要给公主送钱,找路子都找不到。

不过东西买到手后,买家都挺满意的,琉璃摆件珍贵又漂亮,放在那里赏心悦目,关键是价格确实不贵,属于物美价廉。

高门大户有钱,但不喜欢当冤大头,在心里算了算,发现买的比自家做的还要省钱后,他们更高兴了。

于是在沈玉耀离开京城之后,京城到处都是琉璃铺子的传闻,满朝文武私底下都在议论今天有没有买公主家的琉璃。

皇帝甚至也从铺子里买了个琉璃回去,和沈玉耀之前送给他的摆在一处,算是直接给沈玉耀带货,这一下琉璃铺子生意更火爆了。

加上送去西北的琉璃也开始大肆售卖,赚回来不少钱,朝野上下可不一直念叨沈玉耀的名字嘛。

在欢天喜地的氛围中,京城突降第一场大雪,这一场大雪并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

一些官员已经开始为沈玉耀生辰的贺礼做准备了。

与此同时,杨家一顶小轿从后门出去,一路抬到了申王府后院,杨家大门敞开,杨成业一家坐上马车,冬日里开始归家之路。

年底前回族地,叩拜祖宗。

杨可卿坐在马车上,她撩起车帘,透过缝隙看着背后越来越小的城门。

母亲刘氏一直在旁边哭,杨成业和杨栋在另一辆车上。

“真是造孽,都怪母亲不好,竟引狼入室,害得你丢了这样一份大好姻缘!真是没想到,她看着柔弱可怜,竟暗藏贼心,当真是该死!”

刘夫人絮絮叨叨的骂着刘莹儿,此刻无比痛恨当初将刘莹儿接入府中的自己,她还想着刘莹儿能为杨栋诞下后代,谁知最后刘莹儿竟抢走了她女儿的荣华富贵。

现在就算刘莹儿怀了骨肉,她都不敢确定那一定是杨家的孩子!

刘夫人越想越气,气的眼泪直流。

杨可卿叹口气,转过身从怀里掏出手帕,伸手为母亲擦去脸上的泪痕,轻声细语的解释:“母亲,女儿本就不想嫁入王府,如今王爷高兴,刘莹儿开心,我同样得偿所愿,不是很好吗?我们一家人一同回合川,日后可以相互扶持,等兄长病好了,我们可以开一家书铺,兄长与父亲都写了一手好字呢。”

“你这傻孩子,没有功名,何来利禄?你父兄二人均是戴罪之身,莫说是书铺,就算是去做给人写信的生意,别人都得嫌弃你父兄写出来的字脏!本来你若是成了王妃,你父兄还有翻身一日,现在你被人夺了位子,还让人替了你的身份,你可想过未来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