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 139 第 139 章 身化告天鸟告与世人……

139 第 139 章 身化告天鸟告与世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早朝的风波, 很快就如同一股风,吹的朝野上下都感觉到了。

石采文自从回京后,为人就一直很低调,看似和她父亲当时在位的风格差不多, 属于闷声发大财类型。

这是之前朝堂众臣对石采文的印象, 现在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这个印象了,石采文和她父亲可一点儿都不一样。

至少她父亲没有悄无声息的就得到了陛下的垂青, 然后成了陛下十分信任的肱股之臣。

都说雁过留痕人过留名, 怎么石采文得了陛下如此看重,此前却没有任何风声传出来呢?

真是怎么想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是之前石采文就和陛下有来往, 那也不至于在外面一呆两三年, 错过了沈玉耀稳定朝廷最重要的时光啊。

真是让人看不懂。

不过懂不懂无所谓, 重要的是从此刻开始, 他们需要记住一件事,那就是朝中已经出现了新的党派, 以都察院御史杨可卿为主的一派,以户部侍郎石采文为主的一派。

意识到这一点,之前都习惯各自战队, 抱大腿等大佬带飞的大臣差点儿喜极而泣,以后终于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偌大的朝堂上打拼了!

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了啊!

沈玉耀对于朝堂上的站队风波看的清清楚楚,这也是她默认的结果, 如果她不乐意,自然可以像之前一样,找两个带头的砍了,以儆效尤。

之所以改变执政风格,自然是因为沈玉耀发现, 人是群体生物,个人单打独斗在朝堂中,实在是效率有些低。

为了她推行的各项政策能尽快落实,只能允许各种利益团体的出现,而且即便她现在禁止,小团体出现也是迟早的事情。

因为人太擅长抱团了,禁得了一时,禁不了一世。

石采文的性格是比较善于拉帮结派,不是,是团结力量的,她很快就从蜂拥而至的人里,挑选了合适为她打工的人选。

这个本事,得益于她在外单打独斗几年的经历。

而杨可卿的性子就比较冷淡,但她原本出身名门大家,朝中原本也是出身士族的官员,天生就对她比较有好感,而她又有一双能敏锐看穿他人的眼睛,很容易就能找出真正忠心办事的人。

所以两边的班子很快就组了起来,几乎没有遇到太多困难,让人一看不禁联想到,她们是不是早就物色好了同党人选。

猜想只能是猜想,没人敢直说,只能看着这朝堂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朝堂上的风,并不能越过宫墙,吹入居住在宫宇之内的太史令家中。

司马吉自从得了陛下喜欢看《罗浮梦》的消息后,就想着过两日休沐出宫,买两本来看看。

没想到第一天一早,他将此事跟孙女说了声,孙女竟同他说,自己身边就有一本。

司徒吉平日里常住宫中,他只得一子,儿子早亡后,儿媳改嫁,他留下来了唯一一个孩子,就是他的孙女司马云书。

只剩下这么一个孙女,自然是自小带在身边养大,好在身为太史令,在宫中生活多年,不缺吃不缺穿,孩子跟在身边也能饱读诗书,成为一介人才。

“云书,陛下已经连开几场女官试,你若是想,可以考入女子学堂,入东宫读书。”

司马吉看着倚在窗边,借着月光烛光看书的少女,心中有几分惆怅。

他期望孙女一身才华能有所施展,又不想让孙女离开自己的身边。

人老了之后,就格外的眷恋亲人给予的温暖,即便是历经沧桑的老人,也无法看开人世间的真情。

但幼鸟终有长大的一日,总该对孩子放手的。

司马云书像是没有听到祖父的劝说,这样的话,祖父近些日子总是反复的同她说起。

果然,司马吉接着又转变了态度,“官场昏暗,即便如今有明主,依旧是艰难险阻颇多,十分难行,云书你性情淑雅,不喜波澜,其实不适合入官场,实在不行,你就跟在祖父身边,帮祖父修书铸史,你看如何?”

“祖父的提议极好,正和云书心意。”

司马云书今年十七岁,在她的孩童时期,她就在宫里,在史书堆里长大。

耳濡目染的是爷爷笔下记录的一条条文字,是那些厚重,充满力量的史书。

她确实喜欢这样的环境,如果可以选择,她愿意一辈子都在宫里,记录历史。

“好好好,以前啊,爷爷还看不见云书的未来,现在好了,这朝堂和后宫都有不少女官,只要云书愿意,这史官云书也做得。”

司马云书是司马吉眼中司马家的未来,他希望司马家能一直做一个历史的观测者,记录者。

就是不知道他的小孙女何日与人成亲,生下司马家的下一代,等到那一日,他就死而无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