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美文同人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148 148(一更) 新年伊始

148 148(一更) 新年伊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上司没有了,他欠韩馥的人情债其实也早还差不多了,那么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个上司的部下。

乔琰接下来的任务又是征讨西凉,他还恰好能派上用场。

结果韩馥在并州大牢里度过春节的时候,麴义也还是个在度辽将军营地内的闲职。

虽然乔琰让人专门往并州各处的军营多送了一批猪羊肉食,以做年节犒军之用,也还专门表达了一番对于麴义的欣赏,可麴义想要的是那个作为自己人标志的压胜钱,可不是什么夸奖。

也正是他抱着这种想法的时候,他被乔琰安排了个特别的任务。

往邺城走一趟。

这是同时被她派出去的两路队伍。

其中一路往长安而去,为汉帝刘协送上作为汉臣的年节之礼。

当然,乔琰在呈递给刘协的奏章中也说了,陛下如今处在贼人掌控之中,若以牛羊马匹,粟麦高粱等物上贡,必然造成损我资敌的效果,只能以器皿、家具、酒水等物,来向陛下展示并州的忠君之念。

刘协能不能收到她的这份心意另说,董卓可能是要被这份糊弄学岁贡给气死。

而另一路是往邺城去的。

邺城朝廷给乔琰的骠骑将军位置是遥尊而不是她自己领下的敕封,意味着她其实并不需要对刘辩执臣子礼。

所以她的这个理由是,慰问先帝留下的大皇子在邺城安居可好。

比起送给刘协的年节礼物,给刘辩送去的还要像是个面子工程,可若真要细究,又好像抓不出她太多的毛病来。

她送的是自己在跟随卢植学习尚书的那阵子做的学问笔记,连带着她在并州闲暇之余的阅读手札。

以世人对并州牧文化水平的认可,这份礼物就很有先帝托孤之臣对皇子的殷切问候。

可大概刘辩也是不会感觉有多高兴。

也正因为如此,乔琰派出了麴义这个硬骨头,正好展现展现并州现如今的风貌。

若非要说的话,让麴义去从事这个出使的任务,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有劝阻吕布投往董卓这个成就,会有劝阻麴义投往袁绍这个成就吗?”乔琰朝着系统问道。

反正大家现在已经摊牌来说了,她将想要薅羊毛的心思表露在脸上,从理论上来说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麴义的领兵之能比起吕布来说也不低,顶多就是在个人武力上有些差距。

董卓和袁绍都是汉末枭雄人物,姑且拿来比一比也无妨。

那么吕布背叛丁原投靠董卓,和麴义背叛韩馥投靠袁绍,是不是应该也能拿来类比?

在系统内置的成就并没有通过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乔琰也不得不搞出些凭借运气来瞎蒙的举动。

麴义现在满心满眼都是想要成为州牧属官,在乔琰组建了重甲骑兵后,更是眼馋得无以复加,又怎么可能在邺城朝廷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时候,被袁绍说服投效而去,恰恰是个合适的出使人选。

【这我不能告诉你。】

“那就是有。”乔琰按照跟系统这几年下来的相处,快速读懂了它话中的潜台词。

这显然是她在新年收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系统简直要被这宿主的神奇操作给整不会了。

可它刚想再强调一遍自己是谋士系统不是主公系统,就听到乔琰忽然柔和下来了几分语气,对着它说道:“系统,新年快乐。”

若不是还有它的帮忙,乔琰所能达成的进度绝不可能这么快。

这句感谢,在并州百姓生活安定的局面下,更有了一番发自肺腑的真诚。

系统卡壳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挤出了一句话,【宿主,新年快乐。】

-------

这辞旧迎新的气象,好像将去岁的种种波折都给翻了篇。

无论是去年的汉灵帝过世还是董卓祸乱洛阳,又或者是民众搬迁,都和继续起航的并州没有太大的关系。

然而这正月还没过呢,去长安给刘协敬送年礼的使者回返,就给乔琰带回来了个新年的坏消息。

董卓在长安确实有上几日的消停日子,甚至有意地收拢了部从,令他们减少对外的劫掠。

这是他在逆风局面下趋于头脑清醒的自我约束。

可董卓毕竟不像是乔琰。

哪怕段煨是个能屯田能打仗的良将,在华阴的屯田也不是半年就能生效的。他手上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刘协这个“中央”也没有得到多少四方岁贡来填充库存。

手底下的士卒养不活了怎么办?

靠着乔琰这种“大汉忠臣”良心发作的接济是不够的。

袁绍等人更巴不得他养不起。

马腾韩遂等人也别提了,西凉人自己都要靠着内部劫掠养肥其中的豪强。

董卓心中一盘算,决定铸钱!

这还真是他这种没多少经济观念的人做得出来的——

他现在拥有皇帝这个大义在手中,也就相当于有了国库,没钱了那就自产自销!

可他从洛阳逃往长安得仓促,优先保证的是人而不是物,而长安一度经历过赤眉军的洗劫,也没有太多铜料残存,要造出正儿八经的五铢钱,基本的原料是不够的。

桓灵时期民间多现的一种被从中凿开成两半,号为“对文”“綖环”的五铢钱,给了董卓以参考。

想要吃饱饭的基本需求,让董卓在这件事上也完全没选择听从于卢植等人的想法,而是直接固执己见地操作了下去。

这就成了乔琰手中这三枚钱币的情况。

原本该当重为五铢的钱币,只剩下了不到二铢,圆形的轮廓也没有各自统一的样式。

昔年孝武皇帝制定的在钱币之上以小篆所书“五铢”二字,在这三枚钱币上也消失殆尽。

这就是董卓小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