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朕非汉废帝 > 第511章 棉花 枪炮和帆船:大航海时代,

第511章 棉花 枪炮和帆船:大航海时代,(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北阙之下,张安世等人带着怨气挺直着腰,看向未央宫。

而在他们看不到的丹墀之上,天子也冷冷地睥睨着他们。

两者并不能看到对方,但是却知道对方就在那个方向上。

和无遮无拦的北阙广场相比,未央宫北面的丹墀自然高出了许多。

以至于西斜的夕阳似乎都矮了许多,只能有气无力地将宫殿高檐的影子投在刘贺的脚下。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刘贺站在此处,并不觉得很热,反而感受到了些许的凉意。

此刻,他的手中拿着一封奏书,这是魏相刚刚派人从雒阳县送来的。

奏书里,将最近几日雒阳县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地讲了一遍。

其中的动荡和变故,让刘贺身临其境。

魏相达到河南郡之后,每日都会给刘贺上密折,将当日发生的事情如实相告。

从长安到雒阳县,有宽阔笔直的直道,快马加鞭之下,密折两晚三天就能送到。

和跪在北阙广场上的张安世等人相比,刘贺会提前一天一夜知道三郡方向的动向。

此时,在刘贺的身后,只有两个人,分别是戴宗和禹无忧。

其余跟随护卫的昌邑郎,远远地跟在几十步之外——未央宫宫禁甚严,刘贺已经不用担心被人行刺了。

刘贺将信收入了怀中,暂时将北阙广场和河南郡的事情抛之于脑后,他今日还有一些别的事情要安排。

“禹无忧,种下去了吗?”

“两个月前,在酒泉郡邵武县试种了几亩,七月就可以收获了。”禹无忧说道。

“很好,尽快扩大,朕希望让大汉的百姓早日穿上布的衣服。”刘贺点头道。

“唯!”

在缺少大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大汉,不管是陆路商道还是海路商道,往来贸易的货物,只能是高价值的货物。

比如说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琉璃、宝石、白银等等。

布没有资格成为跨国贸易的主角。

但是,布却可以改变民生,在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同时,节省出一部分劳动力来,生产更有价值的东西。

在如今的大汉,有钱人家自然穿的是各种各样的绫罗绸缎。

但是,穿得起绫罗绸缎的人毕竟是少数。

一匹【宽二尺二长四十尺】的帛四百钱,制作一身秋冬穿的复袍要一整匹布,算下来一件帛质复袍的成本价刚好就是四百钱。

一匹同样大小的麻布只要一百钱,所以麻质复袍的成本价就是一百钱。

四百钱,已经可以买一亩中田了,当然不会是寻常人家可以买得起的。

所以在大汉的境内,至少有九成人口穿的是葛布或者麻布制成的衣服。

葛布或者麻布的衣服,便宜确实便宜,但是却有两个缺点。

一是材质不好,过多的细纤维会像细针一样扎到人的皮肤,穿在身上并不会感到舒适。

二是产量太低,辛苦劳作几个月时间,种出来的葛藤和亚麻的产量虽然不低,但是可用来纺织的纤维却极少。

就拿葛藤来说,一亩地可以种出一万斤葛藤,但是加工之后能用来纺布的葛纤维不过二百斤。

【一汉斤≈258克】【一汉亩≈0.3市亩】

十六斤的葛纤维才能织出一匹葛布,也就是说,一亩地所产的葛纤维最多能织葛布十二匹半。

换成亚麻的话,一亩地虽然只能收获三百六十斤麻,但出产的纤维却可以达到七十二斤。

三斤的亚麻纤维能织出一匹麻布,一亩地所产的麻纤维可以织麻布二十四匹。

如此一对比,同样的一亩地,种植亚麻的利润就要远远高于种葛藤。

所以在现在的大汉,麻布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葛布只在气候炎热的地方才有人纺织。

亚麻虽好,但是产量仍然不够高,而出产的纤维更高。

按照大汉现有的种植水平和光热条件,刘贺有信心让亩产量达到一百八十斤。

看起来只有亚麻的一半,但是产纤维的比例最高。

一百八十斤的足足可以产纤维五十四斤。

而且,一斤的纤维就可以织出一匹布,如此算下来,一亩地所产的纤维可以织布五十四匹。

三者对比,同一亩地可以产出的葛布、麻布和布分别是十二匹半、二十四匹和五十四匹。

这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先不谈布穿在身上比麻布和葛布更舒适,光看产量,就已经胜出了。

而且,相对于葛藤和亚麻而言,的加工难度小得多,这一个环节中可以节省出来的时间和劳力,也算是一份受益。

省出来的劳力,可以养蚕织丝绸,可以烧瓷器种茶叶,然后再卖到欧罗巴去赚钱。

如此一来,相同时间和相同的劳动强度之下,布更具有经济价值。

用替代亚麻,不仅能使自给自足的百姓收获会增加,也会促使逐利的商人投入其中。

当年,欧罗巴有“羊吃人”,大汉未必不能出现“吃人”。

大汉有足够大的市场和足够多的人口,不需要对外倾销,也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变革。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但是相对于封建社会,还是要文明进步许多的。

而且它也是几乎是迈向下一个社会阶段的必由之路、

纵使最终的变革没有发生,能让百姓用更低廉的价格和更轻松的劳动,获得更舒适的衣物,也已经算是一个善举了。

所以,刘贺才会对这如此上心。

“火器现在试造出了哪些?”刘贺再问道。

“弩火药箭、弓火药箭、蒺藜炮、皮火炮、突火枪都已经试造了出来。”禹无忧回答道。

这个进度,比刘贺想象的要快多了,造飞机坦克不现实,但是造一些枪炮还是有可能的。

就像那突火枪,虽然构造非常原始,但是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已经具备后世步枪的基本结构。

根据原来的史料记载,这种火器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三百米,有效射程足足有一百米。

而且,虽然威力不大,但其构造和大炮的构造相似,造出了突火枪,造大炮就简单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