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美文同人 >草原牧医[六零] > 175.放羊娃进首都

175.放羊娃进首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3月5日惊蛰, 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 万物复苏。

潜伏在土壤下、树干里的虫卵被春雨惊醒, 得到滋润后爬出原本的蛹壳,开始了它们快节奏的一生。

北方虽然土地还冻着, 南方却已见蚊虫, 中部也出现了早春昆虫的身影。

全国少雨,中部大平原的土壤上从2月起就见不到雪了。春风一吹,沙土满天。

杜川生在3月底收到的来自各地关于耕地环境的报告, 十分令人忧心。

以专家身份跟着领导们开了几次会, 汇报了‘这时候蝗虫卵正处在发育和孵化期,4月底陆续就会开始泛滥’后, 他申请向呼色赫公社调动一位社员到首都帮助他做翻译工作的调令终于下来了。

几个小时后, 相关部门的越省电话便打到了海拉尔,海拉尔相关部门又打电话到呼色赫公社。

1日后, 陈社长开具好介绍信交给小刘。

小刘替塔米尔买好车票,在场部安排好送塔米尔去海拉尔的马车, 算着日子等待塔米尔的到来——这已是他第3次负责送第七生产队的人坐火车,早已做得顺手了。

4月4日, 林雪君的文章《如何用每个人家里都有的东西,制造有用的杀虫剂!》登上首都《科学探索报》。

6日, 登上内蒙呼和浩特《牧区劳动报》。

呼色赫公社陈社长当即向上申请采购大量烟叶等物资的资格,并请求向各处调集烟叶等制作杀虫剂的物资。

全国牧区、农业区、林区各部门单位哪怕是反应慢一些的, 也开始商讨起针对今年春天旱情可能需要制作的各种对策。

在这些会议桌上,几乎都摆着新一期的《牧区劳动报》和《科学探索报》。每一场会议中,林雪君关于居家利用烟叶等随手可得之物制作杀虫剂的文章都被翻在最上面, 被反复提及和讨论。

在所有恐惧虫害的地区,相关部门决策层们都在今年春天熟悉了一个名字,林雪君。

一到两个月的外调出差,对塔米尔一家来说都是很难以想象的事。

失去过孩子的乐玛阿妈虽然没有哭,却一直表现得很不安。

塔米尔知道额吉(母亲)的担忧,在临出发的前一天,他坐在炕上拉着额吉的手聊了很久的天。

孩子长大了,乐玛阿妈对过往的伤痛也渐渐不会太过敏感,她不想成为塔米尔自由奔跑的阻碍,她压下自己的情绪,尽量笑着回应孩子的每一句话。

如今已9岁的弟弟纳森坐在炕沿,一边吃奶酪一边向哥哥承诺,他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阿妈,让他在北京好好工作,不要分心。

“其实只是一到两个月而已,你们还没准备转去夏牧场,我就已经回来了。”塔米尔抱了抱额吉,笑着起身继续整理东西。

可面对空荡荡的小包裹和桌上满满当当的奶酪等食物,他又有些迷茫。

首都跟草原大不一样,他该带什么,不用带什么呢?

城里都是像林雪君、穆俊卿他们那样的有文化、有见识的人,自己从小就在草原上打着滚长大,会不会衣食住行都显得格格不入呢?

不知道首都有没有马骑……

他正毫无头绪地胡思乱想,大队长王小磊在院子里招呼一嗓子便推门走了进来。

坐在炕沿上,王小磊跟乐玛讲了一会儿话,才对塔米尔道:

“场部陈社长的秘书小刘已经帮你买好了火车票,接下来两个月,你的工资由农大给你发,在那边有食堂可以吃饭,首都接你的人会给你安排好住宿、粮票之类的事宜。

“到了那边跟着杜教授好好工作,不要偷懒,多学习。

“要谦虚一点知道吗?要讲礼貌,不要像在生产队似的咋咋呼呼的,稳重一点。

“小梅推荐了你,不能给小梅丢人。”

“知道了,大队长。”塔米尔站在屋子中央,现在不仅迷茫,还慌张起来了。

啥叫稳重啊?

他平时的样子很不行吗?

这边大队长正像个操心的老爹一样一句又一句地叮嘱,院子里忽然又吵嚷起来。

屋子里的几人才往门口望一眼,木门便被推开,下一瞬,屋里多了近十号年轻人。

“塔米尔,听说你接下来要拿首都农大的工资了?好厉害啊!我们想去念书都拿不到名额,你居然能去领工资,那是不是相当于农大的教师啊?”一个之前跟塔米尔一起放牧过的男知青走进来跟大队长和乐玛阿妈几人打过招呼后,随便拉了个椅子坐下,开口便羡慕道。

“那可不,比教师还厉害呢。教授的助手诶,连教授都看不懂的书,要塔米尔去帮忙翻译呢。”

“出息了啊!”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嘛。”

“我们别说首都了,连海拉尔都没去过,塔米尔可以的啊,要去看天安门了!”

“我们这辈子都未必看得到天安门,塔米尔要去看2个月呢。”

“也不能天天看吧?”

“不知道大学什么样,咱们生产队连学校都没有……”

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话,一些人将自己给塔米尔带的礼物放在桌上,有的是一小包牛肉干,有的是几张饼子,有的是一小盒奶酪。

塔米尔站在人群中,被大家说得眼睛亮晶晶。一想到能去首都,他心里也很激动。

从小到大,他好像从没被如此多的人这样强烈地羡慕过,目光扫过屋内那些向往的眼睛,听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憧憬句子,塔米尔胸腔里的心跳砰砰有力,热血上涌,面颊逐渐绯红。

门忽然又吱呀一声被推开,穆俊卿走进门便瞧见被众人围在中间门的塔米尔高兴得面色红润、春风得意的样子。

“明天就要出发了?”穆俊卿抱着个包袱走进屋,与塔米尔视线对上后,仰起下巴跟他打招呼。

“嗯。”塔米尔转头看了眼屋里其他人,笑着走到穆俊卿身边,小声问:“我土不土?”

“哈哈。”穆俊卿被他的小小声逗笑,歪头装模作样地上下打量一番,随即道:“劳动者最光荣,你虽然不如贫牧老代表那么光荣,但也算得上个贫农小代表。你怕啥。”

塔米尔撇撇嘴,光是光荣有啥用啊,他知道好些城里人嫌他们牧民邋遢、土气。其他生产队好多知青跟本地牧民们起冲突,那些话说得可气人了。

接下来他要去一个全是城里人的地方,他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穆俊卿走到桌边,将自己带的东西放在桌上,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我把我在首都时穿的衣服给你带来了,咱俩身材差不多,你可以穿。

“首都天暖和,跟咱们草原上气候不同。你穿羊皮袄子肯定热,可以把我这身衣服穿里面,羊皮袄子穿外面。火车开出山海关,就差不多可以脱掉袄子,只穿里面这身就行了。”

靠在桌边的王建国低头一看,穆俊卿居然把自己仅有的一件呢子外套给塔米尔带来了。

要知道现在首都最贵最时髦的外套就是呢子大衣,比军大衣还惹眼呢,更不要提棉猴了。

他们几个男知青都知道穆俊卿有多宝贝自己这件呢子大衣,他居然舍得给塔米尔穿?!

“是吗?”塔米尔穿了一下,皱着眉头道:“这也太贴着了,干啥活也活动不开胳膊啊。”

呢子大衣穿着可没有羊皮德勒穿着舒服。

“穿着吧,到了北京你就知道好了。”王建国拍了拍塔米尔的肩膀。

“哇,这俊小伙是谁呀。”门嘎吱又响,林雪君和衣秀玉几人也走了进来,“怎么大家都在呢?”

塔米尔转过身看到林雪君,立即把肩背挺直了。

“之前杜教授在信里说我给他邮的苹果干比他自己买到的好吃,泡水也更香甜。咱们这儿太阳大,种啥都更甜更有味儿。我又带了一兜子给杜教授,塔米尔你帮我捎过去吧。”林雪君拎着一兜苹果干递给塔米尔,“还有这封信,不用送邮局了,拜托你帮我当一次信差,直接交到杜教授手上吧。”

“一定送到。”塔米尔笑着接过来,把信往呢子大衣胸口的兜里一插,贴心揣着,一定不会丢不会褶皱。

“你仔细点穿,干活、书写的时候,都戴着套袖,别把衣服给我穿坏了。”穆俊卿指了指呢子大衣兜里揣着的一堆的套袖,叮嘱道。

“知道了,你还挺讲义气的。”塔米尔拍了拍衣服胸口,可惜家里没镜子,不然真想照一照自己是个啥模样。

“小梅,你看看咱们要不要给杜教授带点什么东西?”大队长拨开叽叽喳喳的年轻人们,问道。

“我给准备了些奶酪、牛肉干和一张好皮子,孩子,你看够吗?”乐玛阿妈也有些忐忑地问。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门都要将孩子交代给杜教授,乐玛阿妈很担心他们礼数不周,塔米尔会被杜教授认为不讲礼貌,因而受到冷待。

“没事的,阿妈不用担心。塔米尔是去工作,靠他自己的能耐赚工资。是杜教授需要塔米尔这样的人才,不是咱们求人家办事。”林雪君拍拍塔米尔肩膀,坐到乐玛阿妈身边,坦然道:“在生产队跟大队长怎么相处的,在首都就怎么跟杜教授相处就行。”

“那行,那行。”乐玛阿妈笑着拉住林雪君的手,望着站在人群中的儿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一群跟着塔米尔一起长大的年轻人,还有跟塔米尔一起放过牧或一起干过活的年轻人们,在不大的土坯房里帮着塔米尔收拾东西,跟塔米尔讲首都的事儿,聊对接下来一个多月的畅想,很快便消减了塔米尔要去陌生地方工作一段时间门的迷茫和慌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