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草草结束(2 / 2)
雨过天晴,彩霞漫漫,拨开云雾,街道上人来人往,纷纷从屋里出来,扫去飞溅到摊位上的污泥,打开铺门开张迎客。
城门口的守卫们着轻甲,眉宇肃立,冷硬无情巡视着,注意进城出城人群,一旦有异动便马上将其拦截下来。
远远的,两辆简陋寻常的马车驶了过去,赶马的车夫衣裳平平无奇,却胜在干净整齐,举止间不经意透着些斯文,让人不由侧目看了一眼。
一旁的守卫眼神锐利,扫射了几眼马车,随即移开目光。
两辆马车摇摇晃晃进了城,前头马车帷裳晃动间掀开了一角,露出一张儒雅随和的脸,男子约莫四十来岁,脸上挂着温润的笑,使他看起来亲切随和。
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男子身上散发出来的文人雅士气息。
若赫连钦在,立马能觉出,此人与欧阳衿安有三分相像。
沈老爷子过世半个月后,楚杨帝突然透露出有意办儒学院的动向,在西林各大州张贴告示,征集天下读书人意见,就现在情形该如何建立儒学院。
并推出了这次儒学院创始人——欧阳成风。
登时,西林各州喧哗!
是欧阳成风,不是沈氏,更不是谢太傅?
对此众说纷纭,有指责沈老爷子刚去,欧阳成风就迫不及待暴露他的狼子野心,想取代沈老爷子的地位,有赞同说欧阳成风曾在沈老爷子那学习过,可以算是沈老爷子的门生,如此也算欧阳成风继承沈老爷子衣钵,传扬儒学了。
沈老爷子去了后还未离去的门生弟子则纷纷放下包裹留在京城,想看看欧阳成风到底要干些什么!
戴品诚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就差指着欧阳成风的鼻子骂了。
外面的声音很多,都影响不了楚杨帝与欧阳成风,儒学院的创办如期进行,天下读书人的书信接连不断送往欧阳府。
这日,赫连钦被楚杨帝召见,在乾清宫见到了欧阳成风,赫连格等皇子亦在场。
欧阳成风与欧阳衿安不同,给人第一感觉为儒雅,时常带着笑脸,乍一看,确实为典型的儒学大家,话语间提及儒学思想,连连称赞而意犹未尽。
回到毓王府,赫连钦马上去见了吕不斯。
吕不斯沉吟片刻,道,“皇上这是要将儒学一分为三。”
“一分为三?”赫连钦诧异。
自古以来,儒学为一体,其宣扬者以沈氏为首,楚杨帝想削弱沈氏势力,故把欧阳成风推出来,无可厚非。
可这也只是分为了两派势力,何来第三者?
“殿下,听说敬夫子曾在上书房教授学问,殿下合该多走动走动。”吕不斯未直接回答,却让赫连钦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
赫连钦顿悟,明面上看谢太傅没有参与在场“变革”,但谢太傅名满天下,门生弟子不乏,在读书人眼中的威望仅次于沈老爷子。
现在沈老爷子去了,要么是沈氏家主露面,要么就是谢太傅上去,可眼下却冒出来了一个欧阳成风,谢太傅完全让人忽视。
赫连钦就险些忘记了谢太傅在读书人心中的影响力,有了吕不斯的提醒,他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谢三小姐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应该快要定亲。”吕不斯摇了摇头,打断赫连钦思绪。
赫连钦记得谢三小姐,性情乖巧,规矩极好,一度让京中各府夫人看好,敬夫子许是有意让谢三小姐嫁入清贵人家,拒绝了许多前去提亲之人。
现在吕不斯说起谢三小姐,说明谢三小姐定然无缘清贵人家了。
赫连钦已经娶了王妃,再过几个月温雅尔便要入府,寒水颜氏、平江温氏俱被赫连钦握在手里,楚杨帝不可能将谢三小姐嫁给赫连钦。
但谢三小姐必须成为“改革”的牵引人,几位皇子中,也就只有赫连迟没有成婚了……
儒学院的创办看似与赫连钦无关,可这么好的机会,赫连钦怎会不想从中捞些好处。
儒学思想为天下读书人所推崇,其影响力巨大,亦很可能影响太子人选。
“先生,本王该如何做?”赫连钦虚心请教。
吕不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斩钉截铁道,“随其自然。”
楚杨帝的心思不是他人能左右,贸然去干预恐遭厌弃,或人头“哐当”落地,那便只有让赫连迟娶了谢三小姐了。
只是届时,赫连迟会成为除赫连钦外的最有力的太子人选。
“必要时可以推一把。”吕不斯又补充了一句。
赫连钦点头,与吕不斯对视一眼,复笑了笑。
赫连迟娶谢三小姐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谢氏那动不了,从其他地方入手即可。
至于推的是沈氏还是欧阳成风,就看情况而定了。
儒学院创办掀起的热潮久久不散,楚杨帝将谢三小姐赐婚于四皇子赫连迟的消息,更把其推至顶峰,朝中官员闻风而起,不少官员涌入赫连迟那一派。
就此,谢太傅被拉进了儒学院创办的纷争中,天下读书人争吵不休,口诛笔伐起来,随处可见青衫读书人大谈特谈。
就在赫连钦注意力放在儒学院上时,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是关于他的王妃的。
昔语阁上下,皆知近来王妃睡不安稳,时常点安神香睡,王妃身边的大丫鬟入梦和入画把寒水颜氏的大夫请了过来,替王妃把脉开药,这症状却依旧不见缓和。
为此,王妃还去了一趟元明寺,请教静默大师,听静默大师念了几个时辰的经。
好在,回来后王妃果然好转了不少,睡的极好。
颜清瑜最近甚少来赫连钦的书房,念着赫连钦公务繁忙,没有来打扰他。
“殿下,今儿是十五了。”云升从外面走进来,低头对赫连钦说道。
赫连钦抬起头,看了看外面已然黑下来的天,“去王妃那。”
“是。”
赫连钦自娶了颜清瑜,与颜清瑜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时常让云夜送东西过去,表示他的关心,每逢初一十五必会去昔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