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到底是什么关系(2 / 2)
看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皇上开始暗中派遣忍受私底下查出此事,主要是私底下里查一查知道这件事人的身份。
要是确定了此人的身份,皇上也好展开询问和处理,这是这件事情牵扯的人现在多出了好几个,不再是之前只有一个人匿名上柬了,那么想要全部调查就有些困难,而且这件事情还不宜宣扬,否则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虽然楼怀济身为一国之君,但是也不可能一味的偏袒皇太后闻书玉的。
虽然皇上楼怀济接到了多次匿名上柬,每张奏折之上都是痛诉着皇太后闻书玉与平凌侯杨坚的关系暧昧。
皇上楼怀济一直想压下此事,但是眼看着事情就要压不住了,而刚想要查出一个匿名之人,就又有更多的匿名之人出现觐见,这就让知道这件事的人的身份越来越是扑朔迷离了,而皇上也没想到匿名上柬的人会越来越多,从第一个,后来又出现几个,一直到现在这么多,看着这些纷纷都是指责皇太后闻书玉的奏折,楼怀济知道,这回他可是招架不住了。
不但如此,就连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已经知道了皇太后闻书玉与平凌侯杨坚之间的不清不楚了。
闻书玉这时候也才听皇上楼怀济说起。
“母后,事情就是这样,不知道是何人第一个匿名上柬,质问母后和平凌侯到底是什么关系,还说的有理有据,让儿臣依处呢,本来儿臣是想有着一个半个这样的匿名上柬的奏折,儿臣自己处理就可以了,也想着顺着这个匿名上柬的消息,儿臣也可以找出这匿名之人的身份可是儿臣刚开始顺藤摸瓜,
就又多出了不少这样的匿名上柬的折子,一下子根本就寻找不过来,也无从下手,后来就是母后现在看到的这些了,愈来愈多的上柬的折子如纸片一般堆积着,而现在朝堂上都有了微词!”
皇上楼怀济皱着眉头,一副为难的模样,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为难,如果真的按照上柬的奏折上所言,那么就一定要依法处置皇太后闻书玉,可是皇上楼怀济现在并不想处置皇太后,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对皇上来说,皇太后闻书玉可是他身后的一大臂助,也是唯一能真心实意帮助他的人!
闻书玉明白皇上楼怀济的担心,可是无风不起浪,就是有人暗中了解了她和杨坚之间的事情,否则也不会这样明目张胆的匿名上柬,如果此人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怎么能如此大坦的竟然敢以下犯上,那就说明他手中大概有着一些闻书玉与杨坚直接的把柄。
想来想去,闻书玉这才开口:“该来的事情总会来的,皇上也不必多想,不过既然有人敢匿名上柬,以下犯上,就说明此人大概有必胜的把握,无论他从哪里知道了什么,或者是捏造了一些什么样的证据,起码他都是有备而来,而真如皇上所言,现在匿名上柬的不在少数,皇上就尽力而为吧。”闻书玉也知道,怕是这次出了事情了,她要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该何去何从。
第二日的早朝之上,有不少大臣询问皇上皇太后的事情,虽然也只是侧面打听,可是看得出来,他们都是在打听着皇太后的事情的真假,还有到底是不是有人上了奏折。
而有一些知情人,甚至有些大臣在朝堂上提了风气不正的话来暗讽这件事。
“启禀皇上,现在我文泰朝没有内忧外患,可
是却也不能就此懈怠,更是不能因为自己有些功劳就坏了我文泰朝的风气,请皇上一定要严家整治这股不正之风,莫让刚刚恢复的文泰朝,再次因为这件事情给毁了,我文泰朝一直可都是民风淳朴的,皇上明鉴啊!”
一名大臣也是听说了皇太后闻书玉和平凌侯杨坚的事情,现在这件事情传的这么严重,满朝文武百官又有几人不清楚,可是这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之前平凌侯杨坚不是也说什么仰慕皇太后之类的话吗?而且还因为这个拒绝了东列国的阿达公主的婚约,直接取消了,这也不得不让大臣们都想了。
这名大臣说完之后,身后又冒出来两名大臣,也是同样附议着这件事情,还启禀皇上请求皇上楼怀济严格整治这股不正之风,以还文泰朝一个朗朗乾坤,还文泰朝百姓一个青天白日!
早朝上,皇上以为这样救完事了,完事答应他们,到时候再做定夺吧,可是又出来几名大臣,义正言辞的禀报皇上,依旧也是整治不正之风的事情,还有就是要整治这件事的最终源头。
而随后又有大臣提出收到了匿名之信,信中内容多为忤逆不道之词,也都是关于当今皇太后和平凌侯大人的事情,还把信函之中,说他们二人关系不清不楚,甚是暧昧,这些也一一都禀报给了皇上,并且还扬言要替皇太后讨回公道,并且还大放厥词。
他虽然指桑骂槐,可是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自然知道他所说的是反话,可是现在他们也只能观望,除了坚定的支持皇太后一党派的大臣,其余大臣大多数都是明白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皇上楼怀济明知道大臣们在暗讽皇太后闻书玉的事情,可是却也无言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