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星火一号试生产(1 / 2)
在欧洲晃荡浪了的两天,和四大车企的高管们定下未来发展路线之后之后,张林坐着私人飞机提前从欧洲返回了国内。
和他一块返回的只有蔡一侬、宋婉玲、范小胖、杨雪见和秘书赵莉影、蓝梦几人,剩下的人还在欧洲继续购物,稍后会乘坐女神号或者飞机回国。
在沪市机场把几人放下之后,稍作停留之后张林又带着两位秘书从沪市飞庐州。
九州半导体明天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九州半导体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终于要正式试生产芯片,投入的资金马上就要见到回报了,急需他这个大老板出席试生产仪式并鼓舞士气。
最重要的明天有一位大人物也会出席九州半导体的芯片试生产。
9月20日,已经经过多次验证的星火一号光源和生产线在众多大人物和张林的见证下,星火一号顺利启动,开始按照预先制作好的光罩开始生产32n的启明星V1b芯片。
芯片生产是一个复杂、麻烦且又相当费时间的工作。
首先是芯片的设计。
芯片设计是整个芯片制造流程的起点,它决定了芯片的功能、性能和成本。
九州半导体是借鉴的四星半导体那样要成为全产业链的半导体公司。
而且九州半导体的芯片设计工作更是在九州半导体成立之前就开始了,加之有张林提供的芯片设计的相关技术,就这也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有了如今领先世界的启明星系列的V1A和V1b芯片。
其次是芯片的制造。
这又是一个没有技术就没有办法进入的行业,君不见多少芯片生产公司倒在了制程升级之上。如今芯片才刚进入32n制程,还没有真正到芯片生产的华山论剑,等到几年后的22n进14n制程时,那时才是拼真家伙的时候,多少公司倒在了那个阶段。
如今九州半导体的庐州生产基地建成的星火一号,虽然是从去年开工建设的,但是光刻机的研发生产制造同样也是从九州集团成立就开始了,才有了现在星火一号使用的光刻机。
最后是封装测试,从芯片到产品的最后一步。
这个倒是从九州半导体收购奇梦达之后才开始涉及的。但是在有着张林的技术支持和张如京、蒋尚意等大牛的努力下,公司封装测试的技术发展的很快,现在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了。台机点生产的V1A和V1b芯片都是由九州半导体的封装部门进行封装的。
从芯片开始生产到最后封装测试完,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一套流程下来,到最终可以是安装到星辰手机上的芯片,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完成不了。
所以此时星火一号内,穿着防护设备的张林和大人物、徽省的数位高官来到生产线上,走马观花的视察芯片的生产过程,生产线上数百名员工穿着精心制作的防护装备,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
生产车间内的防护级别极高,即使是一粒灰尘也会破坏生产芯片的艰苦过程。
虽然现在才刚开始试生产,还没有办法看到成品芯片,但是大人物和众人还是忍不住边走边赞叹,更是惊讶九州半导体在短短的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可以建成如此规模的芯片生产基地,这个速度是多少企业拍马也赶不上。
半个小时之后,张林带着还有些意犹未尽的众人从星火一号走出来,来到离星火一号不远处正在建设的直径100米光源的星火实验用光源。
“张董,不知道剩余的星火二号和星火三号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建设?”视察完正在建设的星火一号第三条、第四条生产线以及星火实验用光源之后,大人物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