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上)(1 / 2)
却说那司马懿在张翼和廖化的猛烈攻击下,被打得单枪匹马逃入密林。张翼稳住后方军队,而廖化则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司马懿,他慌忙绕着树转圈以躲避追击。廖化挥刀砍去,却不料砍到了树上;待他拔出刀时,司马懿已经冲出了林子。廖化紧随其后,但司马懿踪迹全无,只在树林东边发现了一个落下的金盔。廖化捡起金盔挂在马上,继续向东追赶。原来司马懿故意将金盔丢弃在林东,实则是往西面逃跑。廖化追了一程之后仍不见司马懿的影子,只好从山谷口退出,途中遇到了姜维,两人一同回营向孔明报告战况。此时,张嶷已早早地驱赶木牛流马来到了军寨,并顺利完成粮草交接,共获得万余石粮食。廖化献上了缴获的金盔,被记为首功,这让魏延心里很不痛快,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然而孔明对此似乎并未在意。
再说司马懿狼狈不堪地逃回了自己的大寨中,心中十分懊恼。就在这时,使者带着诏书赶到,传达朝廷命令:由于东吴分三路进犯,朝廷正在调兵遣将抵抗,要求司马懿等将领坚守阵地,不得轻易出击。
与此同时,曹睿得知孙权分兵三路来犯,也立即派出三路兵马迎战:命刘劭率军救援江夏,田豫率军救援襄阳,自己则与满宠率主力大军救援合淝。满宠率先带领五千士兵来到巢湖口,只见对岸战船密布,旌旗严整。满宠向曹睿禀报:“吴军肯定轻视我们长途跋涉而来,必定疏于防范;今夜我们可以趁其不备突袭他们的水寨,定能大获全胜。”曹睿赞同道:“你的建议正合朕意。”于是下令骁勇善战的张球率领五千名士兵,每人携带火具,从湖口发起进攻;满宠则亲自率领五千兵马,从东岸同时发动袭击。当夜二更时分,张球、满宠各自率军悄无声息地逼近湖口,一齐高喊杀声冲入敌营。吴兵因毫无防备,惊慌失措,未战即溃,魏军四面纵火,烧毁了无数的战船、粮草及军事装备。诸葛瑾带领败兵逃往沔口,魏军大获全胜后凯旋而归。
次日,侦查兵将这一情报报告给了陆逊。陆逊召集众将领商议:“我需要起草奏章上呈主上孙权,请他下令撤去对新城的包围,并调遣兵力切断魏军的退路,而我们则从正面进攻。这样一来,敌军首尾不能相顾,一鼓作气即可击破。”众将纷纷赞同陆逊的策略。于是,陆逊立即准备好了奏表,派遣一名小校秘密送往新城。
然而,这名小校在途径渡口时不幸被魏军伏兵抓获,并被押送到魏主曹睿面前。曹睿搜出了陆逊的奏表,看过之后赞叹道:“东吴陆逊真是智谋过人!”随即命令将那名吴国士兵看管起来,并告诫刘劭要严防孙权后续部队的攻击。
另一边,诸葛瑾经历了一场大败后,又逢暑热天气,军队中疾病频发,因此决定写一封信给陆逊,提议撤军回国。陆逊看完信后,对来人说:“替我转告将军:我自有应对之策。”使者回报了诸葛瑾,瑾询问陆逊有何具体行动。
使者回复说:“只见陆将军正督促众人在营外种植豆菽,他自己则与诸将在辕门进行射箭游戏。”听到这番话,诸葛瑾大吃一惊,亲自前往陆逊营中与其会面,询问如何抵挡曹睿亲自率领的强大魏军。陆逊解释道:“我之前派人送奏表给主上,没想到被敌人截获,我们的计划已经泄露,敌军必然有所防备。现在与他们硬碰硬并无益处,不如暂且撤退。我已经派人呈递奏表,建议主公逐步有序地撤军。”
诸葛瑾不解:“既然你已有撤退之意,为何还不迅速行动?”陆逊回答:“我们若想撤退,必须徐徐而动。如今若是匆忙撤离,魏军定会乘势追击,那样只会自取败局。你应该先负责督造船只,摆出一副防守对抗的姿态,我会率全军假意向襄阳进发,以此迷惑敌军,然后慢慢撤回江东,这样魏军自然不敢轻易靠近。”
诸葛瑾采纳了陆逊的计策,返回本营开始整顿船只,预备起行。陆逊则整肃部伍,制造声势,佯装向襄阳进军。
早有探子将吴军的动态报知魏主曹睿,提醒其警惕。魏国将领听闻消息后都跃跃欲试,想要出击。但曹睿素知陆逊的才能,告诫众将:“陆逊用兵谨慎,此番行动可能是诱敌之计,切不可轻举妄动。”众将听从魏主的指示按兵不动。
几天后,侦察兵再次传来消息:“东吴三路兵马都已经开始撤退。”尽管如此,魏主仍存疑虑,再次派人确认,回报确实都在撤退。魏主感叹道:“陆逊用兵之才不亚于孙、吴,东南之地短期内难以平定。”于是下令各将领坚守险要关隘,自己则亲率大军屯驻合淝,静观其变。
话说孔明在祁山,为了长期驻扎打算,让蜀军与魏地的百姓一起耕种田地:军队和百姓的比例为一比二,并确保蜀军不侵犯百姓,因此魏民们都安心过日子,乐于劳作。司马师向父亲司马懿汇报:“蜀军不仅抢夺了我们很多粮草,现在又让他们士兵与我方民众混杂,在渭水之滨屯田,显然意图长久盘踞。这样下去确实会对国家构成重大威胁,父亲何不约战孔明,来一场决战以决定胜负?”司马懿则回应道:“我奉旨坚守阵地,不可轻易行动。”
正当他们商议之际,忽然传来消息,魏延手持元帅先前丢失的金盔前来叫阵挑衅。众将听闻此事都愤慨不已,纷纷要求出战。然而,司马懿却微笑着引用圣人的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坚持主张坚守阵地,不得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