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每日医案 > 第342章 中医药调理白浊

第342章 中医药调理白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白浊

[病案]文某,一位48岁的女性患者,于1977年8月12日来到诊所寻求治疗。她多年来一直饱受小便淋浊的困扰,这种状况持续了二十多年。她的尿液呈现出米泔水的状态,让她倍感困扰。每当她稍感劳累,这种状况就会更加严重,小便变得冷如冰块,外观上呈现膏脂状,但并没有伴随涩痛感。

在多年的治疗过程中,文某曾尝试过各种方法,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她感到神疲乏力,面色呈现灰白无光泽的状态。这使得她的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心情也越发低落。

在详细询问了文某的病情后,医生为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她的舌头呈现出胖嫩的状态,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而油腻的苔藓。此外,她的脉搏表现出濡软无力的感觉。

[治则]补中益肾,清热利湿。

[方药]生晒参18克,生北芪4.5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身15克,广陈皮3克,升麻4.5克,柴胡4.5克,黄柏12克,牛膝9克,炙甘草4.5克。服药时忌辛辣、荤、腥、油腻等物。连服10剂,则小便如冰块状已止,但仍有乳白色,腰脊酸痛。上方加乌药6克,益智仁9克,萆薢9克,阿胶15克(烊化),生苡仁15克。连服15剂后小便转清,面色红泽,皮肤转润,各症已愈。又续服15剂以善其后。随访一年余,平日虽劳未复发。

[评析]白浊多因湿热所致,本病例病延已久,反复发作,致脾肾虚损。患者在长时间的病程中,脾脏和肾脏的功能逐渐减弱,导致中气不足和脾阳失运。同时,肾虚不能分清别浊,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很大的困扰。因此,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恢复脾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