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中医药调理小孩脑积水(解颅一)(1 / 2)
脑积水(解颅一)
[病案]温某,男,3个月大。1959年9月1日就诊。患者自出生后20天,不幸从床上跌落,当时并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然而,在数天之后,家长发现患儿出现阵发性尖声哭啼,显得非常烦躁不安。此外,患儿还出现阵发性抽搐,口中吐出白沫,面色青紫,双眼向上翻,呈角弓反张状态。尽管如此,患儿并未出现呕吐、出汗等症状,但喉咙中可以听到痰鸣声。
经过数天的治疗,患儿的抽搐症状明显减轻,但家长发现患儿的头围增大,颅缝变宽,头皮静脉怒张。此外,患儿颈部僵硬,活动不灵活。在舌苔方面,呈腻白状,脉象表现为弦滑,指纹气关处出现弦滑。
[治则]养血利水,平肝熄风。
[方药]僵蚕4.5克,钩藤6克,丹皮4.5克,桑寄生7.5克,茯苓6克,全蝎2.4克,当归4.5克,牡蛎7.5克,白芍4.5克,黄芪6克。服2剂头部肿大稍减,颈项转动稍灵。上方去牡蛎、白芍、茯苓,加葛根6克,地龙6克,蒺藜6克,其余药剂略有进出。又服2剂,头肿减半,颈项转动灵活。上方加蜈蚣1条,再服2剂,病愈。
[评析]脑积水,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作“解颅”,是一种严重的病症。这种病症通常是由于患者从高处跌落,头部受到剧烈震动,导致脑部受到损伤。脑部损伤不仅会影响脑干,使脑部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出现障碍,还会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进而形成脑积水。此外,由于脑部受伤,血液无法充分滋养肝脏,从而引发抽搐,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