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中医药调理变应性血管炎(1 / 2)
变应性血管炎
[病案]王某,一位34岁的男性患者,自1982年10月2日起,他全身出现红斑点,病程已长达十一个月。起初,这些红点就像针尖般大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变大、变白并脱皮。部分红点还呈现出红色或黑色,甚至坏死和溃烂,患者感受到疼痛、瘙痒和刺痛感。
尽管王某的体质原本还算健康,但自从生病以来,他经常出现头晕、失眠、多梦的症状。他的食欲减退,容易腹泻,四肢乏力,精神不振。虽然他并未出现发热症状,但仍感到恶寒,全身酸痛,即便喝热水也无法缓解。王某的病情使他显得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红斑点遍布王某的全身,共计11处分布在面部,两上肢有80余处,前胸和腹部有近60处,后背部有30余处,右下肢有200多处,左下肢有180多处。斑点的大小约为0.7至2厘米,颜色各异,有的发红,有的发黑,有的已经坏死和溃烂。部分斑点外凸,有些凹陷,有些未溃烂的则呈现皮下黑陷。没有坏死的斑点逐渐干涸,部分中心处有小脓泡外凸。
王某的舌头薄而无苔,呈红色,像牛肉一样。他的脉搏微弱。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4x10^9\/L(\/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占75%,淋巴细胞占25%,血沉为4毫米\/小时,肝功能正常,大小便常规正常,x线胸透和心电图均无异常。
经过天津某医院的诊断,王某被确诊为变应性血管炎。尽管他尝试过使用多种抗生素、激素、镇痛剂、脱敏剂及中药活血通瘀、消风解毒的治疗方法,但病情仍未得到缓解,反而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