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中医药调理黑变病(一)(1 / 2)
黑变病(一)
[病案]张某,一名24岁的年轻男性,自1977年8月4日起,开始出现皮肤逐渐变黑的现象。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并且未见好转,让他感到非常困扰。在此期间,张某的皮肤变得干燥,并没有出现痛痒的现象。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张某的面部肤色呈现出一种黧黑的状态,尤其是在耳下颈部以及两下肢股内侧部位,黑色素沉着较为明显。而且,整个躯干部分的皮肤也呈现出一种黯淡无光的状态。此外,张某的牙龈和舌头上也出现了瘀斑,这表明他的血液循环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观察张某的舌苔时,医生发现他的舌苔呈现出一种薄白的状态,而脉象则表现为细涩。根据这些症状,医生初步诊断张某患上了黑变病。
[治则]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枳壳10克,桔梗6克,柴胡6克,牛膝15克,生牡蛎15克,甘草3克。服药数剂病愈。1978年5月随访全身皮肤均正常。1981年5月随访亦未见复发。
[评析]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中医所称的“黑疸”范畴。在古代医书《金匮要略》中,详细描述了“黑疸”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书中提到,酒疸病久之后会发展为黑疸。患者会表现出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韭状、大便呈正黑、皮肤触摸后感觉麻木等症状。此外,脉象表现为浮弱,但略带微黄,因此可以确定为黑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