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每日医案 > 第636章 中医药调理扁平疣(二)

第636章 中医药调理扁平疣(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扁平疣(二)

[病案]患者区某,女,24岁。于1973年7月17日初次就诊。患者自述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她发现自己的双手前臂上出现了数十个扁平丘疹状的疙瘩,这些疙瘩既不疼痛也不发痒。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曾使用次水杨酸铋油剂、维生素b12和板蓝根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这些疙瘩仍然存在。

患者在就诊时,观察到其舌边尖稍显红色,舌苔呈薄黄色,脉象呈现弦象。

[治则]疏肝行气,解郁散结。

[方药]当归9克,赤芍12克,柴胡12克,土茯苓15克,白术9克,甘草3克,丹皮12克,茜根12克,皂角刺15克,白蒺藜12克,薄荷3克。服3剂后自感局部微痒,故原方照服,再配合止痒散外擦(止痒散组成:雄黄9克,青黛9克,薄荷9克,花椒9克,硫黄6克,黄柏15克,枯矾15克,轻粉12克,滑石12克,熟石膏12克,熟硼砂12克,樟脑3克,梅片1.2克,以上诸药为末,调匀外用)。一共服药12剂,患者疙瘩全部脱落。随访六年无复发。

[评析]明·薛已的《外科枢要》是一部古代医学典籍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外科着作,它对于疣状物病因、治疗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阐述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该书详尽地阐述了疣状物发生的病因和病机,认为肝胆少阳经与疣状物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病因包括风热血燥、怒动肝火、肝客淫气等。薛已认为,肝气郁滞是导致疣状物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疏肝行气、散结,以达到治愈扁平疣的效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