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灭日之战(七)(2 / 2)
张海利也道:“是啊,萧帅。我们刚刚将近一万的日军击溃,他们四散溃败,必定有人会到直方,到时候直方的日军就会知道我军的虚实。这样去攻击直方万一遭到抵抗。。。。。”
萧然已经累的不想睁眼,身上的血腥味却不断刺激着他的脑神经,他淡淡地道:“日军在九州岛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在福冈,久留米等地。我们所遇到的都是临时征调的预备役,不然你以为我们怎么能这么快击溃他们?这样的军队再多也不堪大用。还有半天时间,我们的大军就要登陆了。必须在这之前尽可能地调动所有的日军。我们攻击直方只是做一个姿态,然后会立即奔赴北九州。如果计划不出错,王帅那边已经准备攻击下关了。”
“唔,这样啊。可是我们的车不多了。。。。。。”张海利有些遗憾地道。
方才那场大火,就是用汽车的汽油造成的。萧然将所有汽车看似凌乱,实则有序地围绕着附属楼摆开,在汽车下方浅浅地挖掘一个小坑,然后把汽油引出,流到车下。那时刚刚下雨,车下还不会那么快潮湿。而天空下着雨,即使有点汽油味,在紧张的日军中也不会引起注意。这时再突然引爆,果然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
可是这样一来,他们的车也不够了。要不然萧然也不会冒险继续留在医院休整。
萧然一口气将水全部喝掉,然后道:“**,铁脚板一向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大不了再走一个长征就是了!”
这话说的张海利和李庆林一阵尴尬。
李庆林讪讪地道:“铁脚板和长征好像是中华军。。。。。。”
萧然无所谓地摆摆手:“管他呢。咱们现在在日本人眼中代表的是中华,这就足够了。”
“呃。。。。。。好吧。那我安排。”李庆林站起身道。
“嗯,你们去安排一下。尽量多安排几个岗哨。虽然都累了。但是必要的防备还是要的。”萧然把自己窝进后背椅里,疲惫地道:“我先眯一会儿。你们安排完也休息一下。一个小时后出发。”
“诺!”“诺!”
张海利和李庆林撑着疲惫的身躯起身行礼道。
-----------------------------------------------
中日之战最终还是全面爆发了。
战争一向被成为政治的延续。战争已经开始。外交上的事情也早就紧锣密鼓的开幕。
法国外交部在中日之战爆发后的一个小时率先通过驻华大使馆向中华政府递交了严正抗议。然后才是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不是哈萨克斯坦,也不是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小国。日本以其出色的经济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大量的盟友。
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些盟友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不过,这些援助之手在中华政府眼中只是一种外强中干的表现而已。而在日本天皇看来,他们这些援手实在无助于现在日本的局势。日本如今缺少的不是世界范围内对中华暴行的抗议,而是实实在在的兵力、武器还有外援军队的支持。
面对如潮的抗议声,中华政府的反应还是一如既往---礼貌却不回应。
“抗议就由他们抗议去吧。咱们被抗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现在是灭日之战的关键时刻,一切工作重心都要放在这场战争上。不要管和大秦之间的那些疙瘩,全力支持大秦灭掉日本。要人,我们给他们最精锐的部队,要飞机我们给他们最好的战机。。。。。。总之一句话,不动则矣,若动,必须一鼓作气彻底灭掉日本这个死敌。为了这个,哪怕暂时停止对俄罗斯的报复之战也在所不惜。”
这段话是赵菁华在全国军委会议上说的。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中华对日本的刻骨仇恨终于从高层开始正式表达出来。
连领导人都这么说了,底下的民众的反应可想而知。
而萧然那句:“杀光所有站着的日本人!”也在一时间成为了全国各地呼喊的口号。
对于这种民族之战,中华给了最有力的支持。当然,这样也导致了那些有日本血统的中华人处在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甚至受到了不公正的压迫。但是这些压迫在这种全民族的大决战中显得那么微弱无力。
而大秦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如今执掌实权的秦圣在面对季氏报业的记者采访时,公开道:“中日仇恨由来已久。如今只是我华夏民族和大和民族决一生死而已。这是一场大赌局,输的一方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所有筹码,还有自己民族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权。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战,而是民族之战。大秦在这里郑重宣布,任何一个敢于掺和这次中日之战的国家,都会被大秦视为要进行种族战争。”
最后,秦圣还威胁道:“种族战争就不仅仅是国战了。希望那些跃跃欲试的国家要慎重看待本王的话。不错,大秦如今的确和许多国家都保持着敌对状态,但这种敌对状态和我们对日本的是不一样的。国战,所图者,国而已。在这种战争里,胜者王侯败者寇。以胜负定输赢。但一旦升级成民族之战,那败者,只有灭种!”
这一番威吓恫吓般的言论首次向世界公布了“国战”和“族战”的区别。
当初秦旭宣布要将皇位传给秦圣时,秦国内部还是有一些不以为然的。特别是以秦国各大家族为核心。他们认为,秦圣的性格偏向于保守,不符合秦人尚武好战的作风。他不能继承秦旭那种铁血帝王的性格,就无法引领秦国在未来的战争中争取一席之地。而这篇报道公布出来之后,这些人也都闭嘴了。秦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将要继承的不仅仅是兄长的皇位,还有兄长的野心!
欧洲各国都仿佛猜测到了秦国以及中华政府的反应会这样。对于秦国和中华政府的不屑、威胁、恫吓都没有过激的反应。只是,在波兰平原训练修整的欧洲军队已经越来越多。而且陆续都进入了俄罗斯划归出来的战区,已经逐步对秦国压了过来。整个中亚和东欧,战云密布。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但是在表面上看来,好像又都处在一种还在唇枪舌剑的地步。这样的状况有点像二战前的世界各国。这个情况让那些警醒的人都深感忧虑。特别是对秦国这样一个好战又屡战屡胜的国家,所有人都感觉到头疼。按照某些人的话来说:“秦国,就是世界和平不稳定因素中最活跃的那一个!”
对于这些话,秦人和中华人都很不屑一顾。
“怎么着?他们打我们就是为了世界和平?我们揍他们就成了妨害世界和平啦?”
“妈了个把子的,物件。那是不是我们冲进他们家抢了他财产,又奸了他老婆,然后鞠个躬,道个歉退出来就完啦?”
“他们这是又要当*子,又要立牌坊。被我们打成现在这样,活该。”
这些都是民间的议论之声。
随着四国联军和美台联军在米仓山被剿灭。中华国内局面日渐缓和。国内基本的互联网通讯都开始逐步恢复。网民们又开始多了起来。当然,暂时来说还只局限于国内网站,外国网站的所有端口都被政府给封锁住。这样一来,国家对于战争的形态慢慢有了掌控,还将战争的形态变成了外战内休的局面。
在国境外打仗,国内民众想参战者可以去参军。不能参军者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安排下获得许多有助于战争进行的工作。哪怕连残疾人都可以在这次战争中获得自己那份满足和自豪。
这样的战争秩序是最理想的。中华政府不愧是能四十年内将中华退向世界顶峰的政府,那工作效率简直没的说。绝对一流水准。
随着控制力的加强。各地战况也能迅速的传递。当然,前线的参战部队是不能和国内联系的。即使写信联系也必须延后很多很多。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阵亡通知书。
这点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美国《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响,中华政府和大秦都非常注重对阵亡者家属的通知。还特地设立了准备的部门来做这件事。中华政府的这个部门叫做“阵亡善后抚恤部”,而大秦的则是“武圣司”。在秦看来,任何为国战死者,都称之为“武圣”。都要供入“武圣堂”。其直系家属三代都会受到极好的妥善安置。按照传统,战死者都会在死后晋升一级。哪怕你是黔首身份,只要为国战死,那能立即获得一级军爵。有了军爵,哪怕你的亲人是奴隶也能立即转换成公民。这样的策略让许多黔首郡的人纷纷加入秦军。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慢慢在做的。现在,全世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转移到了秦旭故意掀起的中日之战中。
“灭日之战”,单单一个“灭”字就让人不寒而栗。欧洲各国看来已经决定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他们这个亚洲小盟友了。可是他们的战略目的从初期布局来看,只是为了给大秦和中华以压力。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秦旭的主要目标并不再东方。恰恰就在西方。在那片水草丰盛,已经步入世界强国行列的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