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末求生 > 第123章 善后

第123章 善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着时间推移土改和招兵的风波慢慢平息下来,刘凡也有时间解决其他的问题了。因为孙元化撂挑子不干,将知府大印交给了刘凡,胶州地区的民政顿时出现空白,脱离了刘凡的掌控,面对如此局面刘凡只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召集高层开会之后,刘凡结合后世的经验最终决定,首先就是将胶州的知府衙门下属的人员迁移到石河,就近掌控,并安插人手监控,同时削弱其权利,将税收这项重要的权利移交守备府,胶州知府衙门只负责处理民政纠纷刑事等部分职权。其次,派出政校学生以及部分士兵,深入各乡镇,担任民政官和民兵队队长。

因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缺乏对乡镇一下农村的掌控,致使宗族势力空前的庞大,尤其是现在世道渐乱,人心不古,各种以宗族为核心的小势力遍布整个中华大地。再加上这些政校学生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经验,刘凡也不能贸然撤换乡长里正换自己的人担任,无奈之下只好采取这个折中的办法,设置了一个这样“不伦不类”的民政官。

民政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宣传和传达守备府的政策,同时担任类似“幼稚园”院长的职责负责教化百姓开启民智,其具体工作就是将一些适龄孩童集中起来教授他们读书明理,收留一些孤儿和孤寡老人,处理一些民政纠纷,同时监督村长里正的公平公正。慢慢积累声望,渐渐参与到政事中去。根据刘凡的预测,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破虏军的势力范围都不会离开山东,这些政校学生有的是时间慢慢积累经验和威望,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政工人员。

民兵队类似后世警察和预备役的结合体,同时也是民政官的一道武力保障。除了负责缉拿匪盗维护乡里之外,在农闲时,还要负责训练农夫,为破虏军培养后备兵源。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想让百姓拥有一些自保之力,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可以争取一线生机。

有了民政官和民兵队再加上刘凡的支持,只要这些基层人员保持廉洁公正,刘凡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破虏军必将彻底掌控胶州广大的农村,最大限度的削弱农村盘根纠结的宗族势力,将胶州变成破虏军最稳固的根据地。

处理完这些迫在眉睫的事情之后,作为刘凡的核心力量破虏军也是需要安抚的。因为时间的关系,刘凡一直没有顾上破虏军的封赏,和众多军官商议之后,刘凡决定在石河城城南建造一处烈士陵园,将破虏军阵亡的士兵姓名全部铭刻在石碑上供后人供奉。趁着现在破虏军新招募了近万新兵,刘凡决定将在陵园落成之日召开一次全军大会。此事一宣布顿时在破虏军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相比大明其他军队破虏军的抚恤本来就很高很完善,现在刘凡更是为他们建造陵园,身前身后之事已经全部照顾道了,相比那些埋骨他乡无人问津的普通大明军兵,破虏军士兵何其幸运。破虏军上下不论职位如何此刻都对刘凡充满了崇敬和感激。在破虏军士兵的帮助下,仅仅十天占地几十亩的烈士陵园主体已经完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