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压力(1 / 2)
滕舒婷是和龙富锦教授以及吴亦芬教授一起从他们办公室过来到201教室这边来的。复制网址访问 http://<strong></strong>。 更新好快。
看秦放歌也在教室里,龙富锦就笑着说这最好不过,不用专‘门’去请他过来了。
吴亦芬教授也和蔼而灿烂的笑,“秦放歌的这两首民族音乐作品,都有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中,不用想也知道,这段时间他在民族音乐上下的功夫特别深。不管是《‘春’江‘花’月夜》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都远远超过我和龙教授的预料,在这之前,我们都没见过这样超高水准的民乐作品。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我会给这两首音乐评满分。但将来会有怎样的地位,现在很难说得清楚。”
龙富锦也接过话题说,“这两首音乐的地位,也得看演奏者在舞台上演奏出什么样的效果来。《‘春’江‘花’月夜》我和吴教授都不担心,就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你们必须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状态来排练。我的建议是,大家都好好熟悉其中的故事,各种版本包括之前的电影音乐都统统回顾一遍,这有助于加深对这首作品的了解,等你们有了自己的收获之后,再排练这首作品也不着急。”
“对于爱情,大家都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尤其是你们‘女’孩子。在这首《梁祝》中,爱情更是其中的主题,但里面又不仅仅是爱情,个中的情感,我们等下再慢慢分析。”吴亦芬说,“相信你们也都看得出来,这首《梁祝》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强,我们都能把它称之为民族的‘交’响音乐。这也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秦放歌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表情,坦然接受这些赞美,《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在另外一个世界,被誉为民族音乐经典的存在,经久不衰,也出过非常多的版本,光小提琴协奏曲版本,就由无数的小提琴家演奏过。甚至,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但是,秦放歌也不能用另外一个世界的情况来做判断,毕竟时代在变迁,经典的出现,也是有着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
就拿《梁祝》来说,成曲比较早,那会几个作曲家的思想也还比较单纯,“纯”的爱情。那时候其他古典音乐的传播途径也很有限,出镜率比较高的作品,也更容易受到接受和欢迎。
就像是**十年代那些红极一时的流行音乐,如果脱离当时的传播途径,电视广播,放在现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不能像当初那样红透半边天,真的说不好。
当然,秦放歌也根本不需要妄自菲薄,不管怎样,《梁祝》这样经典的存在,都是经过时间,以及人们群众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尤其其中华丽的辞藻,‘精’美的服饰,特殊的唱腔等等都值得搞艺术的人学习和借鉴。
大家认真起来,简直就是逐个音符进行分析。
最惹人注意,也最关系着整首乐曲成败的,自然就是其中的旋律了。
尤其对中国的观众来说,旋律也是最能打动他们的东西。
可以说,旋律的好坏,完全决定了他们能否真正听懂这首音乐的关键所在。当初几位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是要写出农民伯伯都能听得懂的音乐来。
因此,在旋律的创作上,优美如歌,又特别能接地气。
这也是被吴亦芬和滕舒婷大加赞赏的一点。
旋律就是能哼出来的,即便是最安静沉默的宋娴和余晓霞她们几个,都能很容易地的哼出其中的旋律来。黄静她们也说,填上好词的话,肯定就有能成为经典。但她们也都一致认为,要把歌手找好才行,要不然就是妥妥的送脸下乡。
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是龙富锦还是吴亦芬,或者是左书琴,都觉得,这首曲子,做成协奏曲也是可以的。
不过秦放歌目前显然是没有那样打算的,倒不是他刻意去偷懒,‘女’生们也懂他的意思,先给她们练习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