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恶贯满盈(1 / 2)
范斯远代表李宾之说了他们对于如何让刘瑾下台的整个事件的计划,张永脸上阴晴不定,心里暗骂李宾之这个老狐狸这时候冒出来了,还把自己完全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让他完全没有退路了。弄得不好他真是要粉身碎骨了。杨应宁见张永脸上又有犹豫之色,便和气地说:“德延公不用担心,你是皇上信任的人,在皇上内心的地位并不下于刘瑾那个老贼,要不然在社稷危亡之际皇上为什么会把讨贼大任不委付别人而偏偏委付德延公你呢?这足以说明你在皇上心中的份量。现在你功成凯旋,皇上又正是高兴的时候,你乘机揭发刘瑾的奸恶罪行,陈说地方因为对刘瑾的积怨而造成对百姓的影响,你说,皇上难道不会相信吗?”
张永沉默不语,他承认杨应宁说的对,但刘瑾这几年羽翼已经丰满,要想扳倒他只是靠他一个人力量显然是不够,不要到时候他把刘瑾给得罪狠了,这些文臣们却在一旁坐山观虎斗,那他岂不是死得太冤了。
杨应宁和范斯远对视了一下,对他的顾虑十分了解。于是范斯远就把文臣这里会如何具体配合的计划步骤简单地陈述了一遍,张永这才放下心来。既然要合作大家都应该拿出诚意来,而没有什么比把自己在这次行动中承担的隐秘任务告诉对方更显得诚意十足的了,因为彼此都有被对方出卖的风险了。张永心里松了一口气,对方现在把这么秘密的事情说出来,说明是真心在筹谋这件事。他知道这次李宾之也是豁出去了,要知道他和刘瑾的关系可是很不错的,有一件事情足以证明。正德元年文臣们向皇帝进谏要杀了他们八虎,那时候皇帝刚登基心中还在惶惑之中,就答应了大臣们的请求,要不是有人向刘瑾通风报信,刘瑾立刻带着他们跑到皇帝面前跪了一地哭诉自己的委屈,表示自己的衷心,哭得皇帝心软了放过他们,他们现在早就尸骨无存了。而这个通风报信的人据说就是李宾之。如今他也参与了这次倒刘的行动,一个是说明刘瑾的民愤实在太大了,另外一个说明这次行动的把握很大,要不然那个老狐狸才不会敢跳出来呢。
杨应宁补充说:“你放心,如果这事成了,我们会力保你的功绩,你不仅可以更受皇帝的信任,还能获得百姓的称赞,于国于民都是大大的好事。“这句话成为压倒张永内心顾虑的最后一根稻草。张永立刻站了起来,激动地说:“干了!为了社稷为了皇上,老奴肝胆涂地也在所不辞。”于是三人再反复探讨具体的安排后,第二天张永就出发回京去,范斯远与之同行。而杨应宁则仍留在宁夏总制三边军务。
正德五年八月上旬,张永押解安化王、何锦及丁广等罪犯回到了京城,计划在十三日举行献俘祭天仪式。十三日张永在早朝时献上安化王和其他俘虏,皇帝非常高兴,在处死安化王等人后在晚上赐宴犒赏张永,八虎全都到齐。席上君臣开怀畅饮,其乐融融。没过一会刘瑾找了个借口退席,这是给他对头的庆功宴,他才不愿意在那里久待呢。张永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他立刻跪地向皇上奏陈刘瑾不法的种种恶行,随即呈上安化王讨伐刘瑾的檄文,还把他一路上所见的百姓对朝廷的怨怼都说了出来,力陈刘瑾不仅引起宁夏的激变,还让社稷处于危险之中。已经半醉的皇帝最初并不相信张永的话,笑着摇摇头,说:“不会,不会。这都是谣传。我了解大伴伴,他对我可是忠心耿耿,你们不要说他的坏话。”张永已经预料到了皇帝会是这种态度,定了定神然后声泪俱下地说:“皇上,您对刘瑾仁义,可他不配啊!他已是图穷匕见要图谋不轨啊,皇上!他已经安排好想暗杀万岁您,立他自己的从孙为帝啊。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才来得及啊。”皇帝这才露出震惊之色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忙问:“怎么回事?“
张永于是把事情原委述说了一遍。
原来钦天监最初算的献俘吉日是八月十日,结果刘瑾的兄长最近刚好死了,经过高人测算他的葬礼最好是选择在八月十日大吉大利的那一天,那他的后代便有可能当上皇帝。刘瑾于是便篡改钦天监定下的日子,把献俘日才推迟到今天举行。皇帝听了脸上变得铁青,立刻找到钦天监的人过来问,事情果然如此。皇帝的脸色变得更是难看,这一下其他太监也纷纷开始揭露刘瑾的种种犯上作乱的行为。皇帝越听越生气,终于命令侍卫逮捕刘瑾,次日交给大臣们议罪。于是四个高大的侍卫立刻冲到刘瑾在宫内的寓所里把他给逮住,任由他漫骂威胁,就是不肯为他通风报信,也不让他去见皇上。
第二天皇帝酒醒后,又觉得刘瑾不可能背叛他,张永等人说刘瑾的不是不过是嫉妒自己对刘瑾的重用,他们两个掐架又不是第一次了。但他已经放话抓人了,而且人已经交给大臣们议罪了,现在又下令马上释放刘瑾会让大臣们觉得他朝令夕改太过随意了。不如将错就错轻罚了事。于是在早朝时皇帝命令内阁大学士们起草一道诏令,叙述刘瑾的罪行,把他发配到南京。他心里还想着等过了几年风平浪静后再把他招回来,对于这个大伴伴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对方总能投其所好让他觉得用起来非常称心。他现在对张永等人有些顾忌了,就想假手这些大臣们来做。
内阁大学士们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各异,有的显露出激动的神情立刻谏言应该处死刘瑾,有的则沉默不语。皇帝听了几个人的老生常谈后非常不耐烦,说道:“你们颠来倒去都是说大伴伴不好,我已经处罚他了。还要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一定要他死才甘心啊。”众人无奈,只得把目光都转向一直沉默的首辅李宾之。
李宾之沉吟片刻说:“刘公公的罪有多重,是否要治罪,我们不能空口无凭做出判断,或者只听一家之言,我建议还是再细致地调查一下。如果刘公公有罪,皇上处罚他可以体现皇上的公正无私,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如果他没罪,或者罪不至死,可以即可释放了刘公公或者轻罚一下,也能让大家明白皇上的用心良苦。”众人点头称是。皇帝对他的话也很满意,他知道李宾之和刘瑾的关系不错,以为他这样做是为了救刘瑾。心里暗自赞道:到底是李宾之,总是能周全地照顾各方。这样一来不仅保全了皇帝的面子,体现皇帝的公正无私,还能保住刘瑾的性命。而且李宾之说话总能说得很漂亮,这让皇帝很欣慰,不像原来内阁大学士刘健和谢迁那些人似的,老是冲撞他,甚至把他这个皇帝逼得没有了退路。
然而,调查一旦开始,事情的发展就非常迅疾而且结果出乎意料,根本无法按照皇帝预计的轨道行驶。到第三天皇帝听说在刘瑾家查抄到巨额的财产数目时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刘瑾家里居然有二十四万锭的黄金和五百万锭的银子,这是什么概念?是现在国库的四十倍,比他的内库也多了二十倍多。皇帝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最后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原来张永他们说的竟然都是真的,刘瑾他不过一个奴才竟然敢侵占他的财富。他竟然还一直相信他的忠诚,为了救他煞费苦心。笑罢,皇帝一挥手,说:“走,我倒要看看那么多的钱是怎样的一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