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四圣谛(1 / 2)
我只听过四圣谛法,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在世法四十九年,佛教的教义和教法,其内容不论是原始的佛教,还是后期再传的佛教都脱离不了四谛的范畴。四谛可以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一切大乘、乘经文都由四谛开释出来的。四谛又叫四圣谛。
在《华严经四圣谛品》中,列有种种不同名称,目的是为了“随众生心,适令调伏。”意思就是所教授众生的法,必须按照个人的程度。因为众生的根基是不同的,有智慧也有鲁钝,因此施教的方法也各有不同。讲究的是因人而异。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只有学文化程度的人,是不适合学习大学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受教者自身的水平因材施教。而“四圣谛”就是觉悟者出其所证、所知的真实原理。通称为苦、集、灭、道,依次以此法门修行,成就其道业者,称为“声闻”。
四圣谛是释迦摩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
我在通道里见到了的尸体,受了严重的惊吓,经历了苦苦、行苦、坏苦。我感受到的苦痛,受了惊吓,感觉痛苦,便是苦苦,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苦。我被尸体吓的乱窜,我是苦,而惊吓我的母亲的尸体也归于苦,看见柳昭尸体时也是苦苦。当我遇见了柳昭感到欣喜若狂也是苦。感觉到快乐,但是快乐却很快的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苦既是坏苦。让我感受到快乐的柳昭,成为顺乐受法。我被困于通道内,随着它不断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三条通道其实是三种苦,总之,人生都是苦。
“所谓的六谛只是一种缩略的称呼,包含六识之乱和四谛的奥义。”伽陵这样答道。
所谓六识既是:眼、耳、鼻、舌、身、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感知的能力,也是人的肉身。肉身就是六根,六根如其次第,对于声色香味触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
也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能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这只是功能,但它们能感受到美、丑、善、恶,便是意识在起作用,五识中有任何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现在过去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意识也就是心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识虽然灵慧,但会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和爱恋与憎恶种种烦恼。
我不明白这咒法为什么是六识和四圣谛同放在一处。见、闻、嗅、尝、感、知这些都是构成人感受外界事物的方式,如果六识被蒙蔽,那就会陷入一种迷乱,所见所闻亦幻亦真。我起先以为自己进入了幻觉中,但这不止幻觉这么简单。所谓幻觉,只是人脑中产生的错觉。幻觉是一种主观体验,主体的感觉与知觉相似。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知觉障碍。幻觉逼真而生动,会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
可伽陵的六识混乱并非幻觉那么简单,我所产生的并不是主观的错觉,而是真是存在的。我之前所看见的假柳昭、假伽陵是我的六识所带来的,所以他们会这么形象和逼真,因为他们本就是我六识的一部分。我让我自己看到了伽陵和柳昭,那他们就出现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