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鲜之战(2 / 2)
在明军和朝鲜三道水师提督李舜臣等的反击下,日军攻势遇阻,海陆两路都损失惨重。
丰臣秀吉因海战失利补给无法送至,加上倭军在朝鲜烧杀过度,造成瘟疫流行,当地征发粮食不易,遂只得与明朝和谈。
第一次朝鲜战争以倭国战败结束,但这时倭军仍然占据朝鲜南部四道。
万历二十五年,倭人再次大举入侵朝鲜,但在明、朝联军的顽强抵抗下屡屡战败,再加上丰臣秀吉病死于倭国京都伏见城,消息传至朝鲜,倭军士气受挫,陆续撤退回了倭国。
七年的朝鲜战争虽然以明朝联军获胜而结束,但却给参战三方都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此战过后辽镇的精锐损失殆尽,兵力由原来的十万减至六万,战斗力开始急剧下降,而且还糜费钱粮物资近程点了点头:“倭国有百姓丁口两千多万,否则如何敢以‘中华’自居?要是弹丸小国,如何敢如此猖獗?”
要真说起来,范文程作为虏廷文官之首,战略大局上的眼光,确实不是宁完我能够比得了的。最关键的是,范文程出身于名门世家,从青年时起便居清廷庙堂之上,他所能接触的人和信息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比拟的。
众人都沉默不语,只有宁完我却笑道:“范大人谬也!倭国兵力再盛,人口再多,与我何干?”
“我军渡海只是打草谷,又不是与倭军决战,利则进,不利则退,每次去掳掠些人口财货便回来,时日一久,必定敌消我长!当年太祖太宗之时,也不是这样的么?倭国再强大,难道能比得过中国?”
“中国”的称谓由来已久,明代之时,朝廷对内对外都常常自称中国,因为“中国”在传统概念上,是一种美称,代表的是中原之国,同时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华美的服饰、精美的饮食等等,总之,她和现在的女真野人搭不上边。
如果是在以前,宁完我可能因为这一话而获罪,最低也会受到斥责,但现在众人的注意力都没在这上面,所以没有人察觉,福临还突然明白过来一样拍腿叫道:“对啊!当年皇祖皇父对付前明之时,不也是这样的么?”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