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五百一十六章军费开支

第五百一十六章军费开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元利如此做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大兴银行的信誉,等过上几年防伪技术过关以后,发行纸币才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到时再辅以其它手段,纸币才能大量流通。

不过这些事情没必要和刘体纯他们说,而且说了他们也不一定懂。金融这方面的知识李元利自己都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说这些只能算是脱盲的大老粗。

“扩军势在必行!国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必定会沦为别人欺凌的对象!而且扩军的目的,除了自保之外,还要往外扩张,为我中国开疆拓土。”

“我原来好象跟你们说过吧?不说远了,单是倭国,就有金山银山,到时咱们打过去,那些金银还不是咱们的?可以当前大兴军的规模,自保有余而攻击不足,人都没有,还怎么打到倭国去?”

这个时代就是好,没有国际法,也没有世界警察,国与国之间,强权即真理。只要抢到手的地盘就是自己的,但有一点,那就是拳头得够硬,枪得多炮得多人也得多,要不然占了地盘也没有人驻守,葡萄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葡萄牙和西班牙那种欧洲小国都能殖民全世界,我堂堂大中国为何不能?

“钱的事情我会想办法,你们用不着操心。你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把户部拔来的银子每一分都用到刀口上,该节省的节省,但不该省的,一分都不要省!”

其实对于李元利挣银子的手段,刘体纯和王拙、张仕启也是心服口服的。大兴军现在那些来钱的工厂作坊,哪一样不是他主持建起来的?

大兴军去年一年的财税收入达到了字,汉字仍然是官方文书、记录史实的唯一正式文字,至于在汉字基础上造出来的平假名,最开始只是用来为汉字注音的而已。

所以在当时将汉字称为男文字,而将平假名称为女文字。

明朝时期,中国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倭国,海商们对倭贸易,书籍也是其中一桩重要货物。中国的名士大儒到倭国去,享受到的待遇远超后世的明星。

明末大儒朱之瑜流亡倭国,倭国学者、达官显贵纷纷诣门求教,执弟子礼。

倭国一直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很大,但在明朝时无疑是最为巨大而且突出的。王阳明先生的阳明心学,即便到了后世二十世纪,仍然是倭国政经两界所推崇的正统学说。

可以说没有阳明心学,就没有后世倭国的明治维新!

在倭国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李元利要想将其纳入治下,拉拢绝大多数倭人是有必要而且十分可行的,因此伐倭必须要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借口。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