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放长线钓大鱼(1 / 2)
弘治皇帝要急疯了,在大殿里踱着脚来回的走动着。
这都是说好了的。
本来还以为,可以放心让方继藩去办事。
谁料到,方继藩居然一下要送出三千儒生,据闻,还不要钱。
当然,钱是其次的事。
可他竟是将三千儒生白送呀!
三千儒生啊……
弘治皇帝一时不安起来。
这方继藩不会是脑疾犯了吧。
左等右等,也不见方继藩来。
这令弘治皇帝心里更是焦灼万分。
好不容易,见方继藩上气不接下气的赶了来,弘治皇帝本是一肚子的怨气,此刻全都散了。
心里本是有抱怨的,可见方继藩这般气喘如牛,想到这家伙对自己一心一意,现在听到自己的传唤,如此上心,十之不取,商贸还加深了两国的往来。而对那些儒生,也并非是坏的结果,陛下给与了他们一个用武之地。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弘治皇帝的脑袋,开始飞快的转动。
嗯……先是送人,之后商队,商队上市,此后人得银子,银子再商队之中开始变成了合法的宝钞,宝钞再以利润的形式,转化为利润,利润推动了股价的上涨,最终……握有大量资本的宫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这里头,至少绕了七八个圈子。
当然…唯一的问题是……这里头但凡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
它当真就能像方继藩所言的那样,每一处都没问题嘛?
这是弘治皇帝所怀疑的。
他看向方继藩:“这些儒生,可以在奥斯曼有所作为?”
他的口气透着不自信。
方继藩朝弘治皇帝重重的点头。
“陛下,这些儒生,统统都是人才,说实话,要将他们送走,儿臣还有些舍不得呢,这样的人才去了奥斯曼,想不成才,都是老天没眼。何况,那苏莱曼王子,乃是雄才大略之人,他极想摆脱先祖的光环,成为一代雄主,做出经天纬地之事,势必……要另辟蹊跷,而这些儒生给了他,定能如虎添翼。”
弘治皇帝听着,怎么觉得不靠谱,他不禁又皱眉。
“你这般说,岂不是说,奥斯曼国,将成我大明心腹大患。”
“……”方继藩一愣,随即道:“其实……也没这么厉害,儿臣是夸张了一些,不过……儿臣可以保证,他们可以在奥斯曼得到重用,甚至很快,取代奥斯曼的旧贵。”
弘治皇帝颔首,大明与奥斯曼,相隔甚远,而且暂时,彼此都有共同的敌人,弘治皇帝继续道:“你又能保证,这些人会……嗯……会得到许多的金银,而后通过商队送回来。”
“这是当然,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儒生,历来考虑是极长远的,那里毕竟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绝大所数的族人,终究还是在我大明,再者说了,哪怕是一朝得势,未来,也难免会有反复,他们免不得,要悄然将金银给送出去,可能与大明有交集的,在奥斯曼,除了商队,还有谁呢?陛下放心,儿臣有九成把握。”
即便方继藩再三解释,弘治皇帝还是觉得很不靠谱。
可……
哎……
他叹了口气:“九成把握,看来你对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