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移民全球 > 第七百零二十二章:殖民战争(二十三)

第七百零二十二章:殖民战争(二十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把锅全扣在英国人头上,也有失偏颇。

作为一个商业本质的帝国,英国在殖民时代的作为,更多是建立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到底是真正的殖民(移民实土),还是与当地统治者合作,更多取决于哪种方式,能带来最大的直接收益。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文明层级越高、人口密度越大,羁縻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会为大规模移民开发留下可能性。

印度和米国这两个,曾为大英帝国统治的“一类地缘z治版块”,就是这两个方向的典型案例。

在m来西亚内部,也存在的这种差异。

从面积上看,东马地区要更占据优势。

不过,“地缘”属性的界定,从来不是只看面积的。

单从m来西亚的得名来看,马来亚地区似乎应该地缘地位更高。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如果说一定在两个地区中,划出核心区和边缘区来的话,那么,这个核心区就是“马来亚”地区。

m来西亚地缘z治、文化的起点,是位于x加坡和j隆坡(马来西亚首都)之间的“m六甲”。

m来西亚内部共分为十三个州级行政区,m六甲便是其中之一。

与x加坡一样,m六甲州也是一个典型的城邦式行政区。

一座城(m六甲市)加上周边的郊区,便是所有了。

只不过,x加坡阴差阳错的跻身国家之业,而m六甲则在m来西亚谋得了一个,一级行政区的待遇。

不过,m六甲无论作为一座城还是一个州,名气现在都不算大。

m六甲这个标签为世人所知晓,更多是源自于“m六甲海峡”之名。

只是能够在沿线众多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足见m六甲这座城市,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

公元15世纪初,从苏门答腊岛渡海而来的,旧三佛齐王族“拜里米苏拉”,先是在位置更突出的淡马锡,也就是后来的x加坡建国。

后迫于暹罗人的压力,被迫沿海岸线向西另觅新港复国,其最终选中之地就是“m六甲”,两者距离约200公里。

公元1405年,在阿拉伯商团势力的支持下,源出旧三佛齐-马来王室,“m六甲王国”正式建立。

历史上,这个王国更多以“m六甲苏(素)丹国”留名于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六甲王国的建立,以及向政j合一的“苏丹国”转变,实际上经历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如果从公元1397年,拜里米苏拉前往淡巴锡建国开始,这个过程历经整整半个世纪。

也就是说,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六次停靠m六甲时,他所见到的其实还不是一个苏丹国。

当然,从传承的角度来说,m六甲苏丹国甚至m来西亚,把自己国家的时间源点,

追溯到在拜里米苏拉在m六甲立国的时间(公元1405年),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厘清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我前面所说的,绿教的“软传j”提供一个典型样本。

在商业为诱因的“软传j”过程中,上层信j-全民皈依-政j合一,这三个步骤,是需要时间来推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